大杀器亮相!全球最快两栖导弹发射车,敌人坦克直升机一勺烩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社交媒体流传照片显示,一款安装了12枚红重型反坦克导弹的两栖战车亮相。这款大杀器,竟然“肩扛”着12枚导弹,可以说是“武德充沛”了,火力十分凶残。既能打低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同时也是“M1A2T艾布拉姆斯杀手”。

500

在进行两栖作战时,配属在两栖登陆分队中的两栖版反坦克导弹车,要执行对岸反装甲与破障攻坚这两大类任务。

首先是破障攻坚,台军海岸防御具有完善的阵地编成与火力配系。海岸防御阵地主要由近岸水际障碍、水际滩头障碍、阵地前方障碍组成的登陆障碍区、外加前哨阵地和第一、第二防御地带等组成。另外在预设登陆岸段,台军修建了大量的坚固工事,例如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地堡、碉堡、指挥所、屯兵地等,它们部分可抗500公斤级航弹的打击或155毫米榴弹的直接命中,总体强度极高。

在火力配系上,台军除配置火箭筒、轻重机枪、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外,在战役纵深内还部署有155毫米或203毫米榴弹炮,因此防御体系相当完善。

500

对于两栖登陆分队来说,在泛水登陆程中,05式两栖突击车可使用混凝土攻坚弹来打击岸防工事。该弹能有效地摧毁钢筋混凝土工事,具有良好的侵彻能力和爆破作用。在与目标碰击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比动能和足够的壳体强度,进而使之能侵入工事内适时起爆,最终利用随进装药摧毁目标。如果有两栖版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支援,则会丰富解放军登陆部队的攻坚手段。从而极大压缩战役进程,也有利于减少登陆人员伤亡与装备损失。

在登陆作战中还要进行反装甲作战,按照台军海岸防御作战规划,在第一防御地带即将被突破之际,配置于纵深的台军(打击旅、机步旅、装甲旅)将会前出加入战斗。从第二防御地带到第一防御地带,距离在20千米左右,以台军的机动速度,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才能参战。

500

在这种情况下,装备在台军第269机械化步兵旅(28辆)与第584装甲旅(70辆)的那98辆美制M1A2T主战坦克将会派上用场。它们要么以简易火力发射点为依托,要么机动至提前构筑好的射击阵地内,然后再对我两栖登陆分队实施打击,以此达到迟滞攻势、杀伤人员与装备的双重效果。

两栖版的反坦克导弹发射不会惯着这些坦克装甲目标。尽管台军这些M1A2T“艾布拉姆斯”坦克配备有FMS出口装甲套件,提高了坦克防护能力,被冠以“地表最强坦克”的名号。可在两栖版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面前,依然会被一击必杀,被我方导弹“降维打击”。

500

两栖版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载弹型号,目前众说纷纭,一种是红箭十导弹,另一种是红箭-16导弹。

外界认定红箭十导弹的背后,源于其已在ZBD-04A式步战车和ZBL-08式轮式步战车上率先实现了集成,加之破甲能力出色,可以轻而易举地移植到05式两栖战车底盘。

另有一个可能是红箭-16反坦克导弹,这是我国第四代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8公里,射程远远超过了红箭十系列。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使用猛士-3底盘的红箭-16反坦克导弹曾经对外公开展出。

500

从弹体外形上看,红箭-16导弹应该是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使用的蓝箭-21空地导弹的地面发射型,也可以称为“蓝箭-21导弹下地”,如果再有两栖发射车和舰载版本,也称为“蓝箭-21导弹下海”。红箭-16导弹的技战术特点与美英的地面发射“硫磺石”导弹很相似,都采用半主动激光、毫米波或红外图像制导的三模复合引导头,可以自动分配目标,能够实现齐射多目标打击。

图像成像制导体制具有很多优越性,其探测精度极高、作用距离大、战场环境适应性好、抗干扰能力和锁定目标能力都很强。能够让反坦克导弹齐射打击敌人的集群装甲目标,而且具备全时段、全天候打击能力。真正做到了发射后不管,同时还能采用“人在回路中”的射击方式。

红箭-16还是一款多用途导弹,引入了多模战斗部技术,能够打击低空飞行的无人机或直升机,打击人员掩体和坦克装甲车辆等多种目标,而且可以结合攻击信息(炸高、攻击角度、飞行速度等)通过算法确定最有效的战斗部输出信号,使战斗部能以最佳模式起爆,进而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500

所以对于台军来讲,那些设置在岸滩地带的防御工事,低空飞行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最新到货的美制M1A2T也罢,都会受到我方两栖版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远程殴打。新型两栖版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打击能力可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还可以进行非接触式作战,隔山打牛,超视距打击。携带多用途导弹的登陆部队,将给予台军前所未有的打击。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