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九寨:景色还是那么摄人心魄,惊喜的是高效和有序
去过很多次九寨沟,但那都已是多年前了。
开通高铁后,这是第一次去九寨,也是第一次选择在五月去九寨,以前多是在国庆假期前后。
这次去九寨,最大的感受是:在旅游服务方面,更加高效、便利、规范;而在景区游玩上,更加休闲、舒适、选择多样。
【行程安排】
从成都出发去九寨,最早的高铁是早上6点多的,到九寨时早8点不到,到那边吃个早饭都来得及。最晚的回程高铁是21点半的,到成都23时过一点。
可以说,有了高铁后,去九寨一天打个来回,来一场特种兵旅游完全不是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更多的人旅游是为了消遣和放松,所以可以考虑安排更舒适的两天行程:第一天,上午从成都出发(不用6点那么早,可以选8、9点以后的车次),到九寨高铁站时大概10、11点左右,然后再坐2小时左右的景区直通大巴坐到景区沟口附近的酒店,下午和晚上简单休整下,养足精力第二天一大早开始进景区游玩,下午18点从景区门口外面的停车场坐高铁站直通大巴坐高铁回成都。
离景区沟口入口处几公里,有不少游玩、闲逛的地方,现在旅游恢复了,新建了不少不错的酒店。酒店价格在平常和大假时差别很大,平常300多块的房间,五一时会卖到900到1500块,提前定的话基本能定到只翻到8、900块的房间,越晚定房间价格越高。
【景区游玩】
九寨,经历过8.8地震后,除少数海子破坏较大外,大多数的海子的风光仍然很美,那种蓝蓝湖景映衬下的山水画卷足以消散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坐在湖边静静地发呆或拍拍美照都可以助你迅速恢复被压力快耗光的能量。
据说,九寨五月二号在线购票的进沟人数达到了4.1万,加上线下的购票人数,可能达到5万以上。
本来以为,人多必然到处只能看人,且到处都要排队。结果进了景区后,发现虽然人多但基本也没太影响拍照(毕竟水上站不了人,没人可以站到你的身后,所以只要以水为背景拍照就没啥影响)。而且由于景区的调度和管理比较科学,景区内各处的乘车既快速又方便,虽然坐车的人很多,但也不用等太长的时间就能坐上车。几年没来,感觉九寨沟的旅游管理水平又提升了不少。
在景区里的游览路线,基本可以分成两条:左线、右线。为避免人流过于扎堆和集中,刚进景区的乘客坐的景区免费大巴是随机被分配开往左线还是右线,如果乘客想指定前往另一条线,就得在中转点换乘另一车辆。换乘很方便,而且在所有的乘车点基本都设置了地下通道,乘车点附近游客不能穿越景区公路,只能通过地下通道过马路,这进一步提升了车辆调度的效率。从这些细节上能看出来,为了提升景区的调度效率,管理方想了很多办法。
在沿着各条沟游览时,游客可以选择步行的路线分成向阳面和背阳面。向阳面在公路下方,适合拍照,光照足,热,人多,打卡点多;背阳面在山林里,凉快、惬意,适合安静的徒步或者发呆。
九寨的美,是那种完全不会看厌的美,摄人心魄。
【一些零碎】
整体上的旅游管理做得还是不错的,但仍有一些小细节可以改进,希望九寨沟真正做成5A景区里的标杆。
1.卫生间问题。一是很多卫生间没有提供挂物钩,很不方便;二是很多卫生间的门锁是坏的,上厕所时担心吊胆的。看一个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看卫生间就基本能看出来,希望能把厕所的使用体验真正做好。
2.共享电动车。景区沟口外几公里附近的闲逛之处,都有共享电动车,足够在周边自由活动所用。
3.茶饮。最让人意外的是,景区里也有蜜雪冰城、瑞幸咖啡,不过价格普遍比外面要至少高出50%,所以也没看到店里人满为患。
4.贸易战。期间,与酒店经营者聊天时,谈及旅游的人气和贸易战问题,普遍都觉得目前老百姓在吃喝玩乐方面的小消费已经完全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但对品质的要求也更高了,所以不少老的酒店翻新了,也出现了很多新装修风格、更高档次的酒店。
5.高效率。此次去九寨,对景区管理方面最大的感触就是:高效、有序、规范。无论是交通的安排,还是各个环节的服务,均体现了这一点。当天光是线上购票入沟者就有4万多人,加上线下的购买者可能在5万人以上,但无论是在沟口的排队入景区,还是在各个景点的景区内交通中转,以及各景点处的引导和服务,都给人一种很有序、不混乱的感觉,这很难得。
而对于最近打得火热的贸易战的态度,各个景区的人气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更不用说放在经历过大地震的乐观的四川人,日子该咋过就咋过。而且,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大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内需消费为主的地区,不管外部的世界如何变化,川人该吃吃、该喝喝、该打麻将打麻将、该讨生活讨生活,地球离了谁都转。
#旅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