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海外学医之路的酸甜苦辣

【本文来自《大学生有多人才,海归就有多精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晨枫
  • 我女儿生在加拿大,在语言和学习方面都比你女儿占便宜。学神经科学是我的主意,以后能学医就学医,学不成的话就读博,神经科学本身是发展空间很大的学科。她在本科是就发表过两篇会议小论文,被教授一起拉到旧金山参加学术会议。她最后学医,教授还舍不得她走,但也很理解。

    你女儿读大学才出国,大三后才决定学医,能那么快转过来很厉害,是真功力,恭喜你!她现在毕业了吗?

我一直认为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的未来,但我的认知确实不够啊!

我们建议她在大学选择读了一年预科,那么整个留学本科就是5年。女儿喜欢化学和小动物,大二选专业时说要选生物和遗传,我们赞成并告知她,这些专业只有读到博士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天坑专业。她大三开始就在遗传实验室做助学实验助理到毕业,自己解剖了很多老鼠并缝合搭接血管等操作并参与实验方案讨论和论文的解读等,教授很满意,一直鼓励她考她博士,后来我姑娘说学医,她也是挺遗憾的。姑娘想学医也是与两个表姐相处时萌发的想法,因为她们都考上了医学院,一个表妹也打算学医,还有她表哥在加拿大做医生,这些亲戚对她影响比较大。

我姑娘去年5月毕业了,GPA没有达到4.0,她后悔选课时没听我们劝,选多了,导致一门课成绩很差,从而拉低了GPA。她毕业后马上就申请了一家诊所做医生助理,现在快一年了。去年考过一次MCAT,感觉稀里糊涂的,所以压力大了。现在半工半读状态,即每周工作3天,其余时间复习。语言问题确实很大,我也开导女儿,这种语言障碍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勇敢面对,逃避没用。她也很用功,每天没有早于上半夜入睡。同时,我也开导她,她的中文水平是那些美国华人包括很多中国人都无法比的,从长远来看,一旦这个优势发挥作用,那么这也是强项。

原本她计划参加4月的MCAT考试,这是明年医学院入学的最后考试,但4月初她决定把MCAT考试推迟到明年初,珍惜每次考试机会,否则学校看到多次考试记录就说明问题了,她就想珍惜最后机会考好一些。

她现在一家华人医生诊所做助理,就她一个会中文,其他小姑娘都是本地老外,也是要考医学院的,她们还一起复习做模拟题,平时交流接待各种族奇葩患者的经历等,挺快乐的。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们夫妇只能经常给姑娘心理疏导,所有的学习和生活事宜,包括与学校打交道,租房等等都是她一个人解决。姑娘基础生存能力比较强的,也比较讨别人喜欢,这也是我们比较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闯荡的原因。

多谢大哥关心!握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