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汪導「反共」得看時機

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籌拍電影《國運之戰》,內容講述台灣第一次民選领导人,大陆“文攻武嚇”時,最前線軍人誓死保衛的故事。為採集一手故事題材,擬到馬祖拜會王忠銘縣長未果,反而被文化處長吳曉雲洗臉,現在恐怕不是拍這個題材的好時機!

  汪怡昕在網路上發文,和連江縣長約見面約了半年,沒想到到了馬祖,縣長才說身體不適,改由文化處長吳曉雲接見,而處長一開口,就質疑現在的台灣執政者一直在激化對立,我們縣長只要去大陸就被陸委會找麻煩,還擔心縣長常去大陸,支持拍攝會不會受影響?萬一年輕一代被電影激化,喊打喊殺,會不會打起來?打起來連江是犧牲的第一線。

  聞言,汪怡昕進一步表示,前線居民的故事,難道不想被年輕一輩看到嗎?吳曉雲又回覆,怕不懂事的台灣年輕人看完會更偏激,現在恐怕不是拍這個題材的好時機。汪怡昕想到4年前拍國際橋牌社也被冷處理,直接嗆,那什麼時候是好時機?好像只要「反共」的題材,對你們來說,年年都不是好時機吧?接著憤而起身走人、甩門拂袖而去。

  身兼製片人與導演,汪怡昕確實很有情懷與理念,也專挑敏感政治議題下手,拜會連江縣長卻碰了一鼻子灰,讓汪怡昕說:「反共真的沒那麼難,當官的真的沒那麼大,願意拍台灣題材的劇組真的沒那麼賤」。

  但如果能換個角度,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為馬祖居民想想,應該就能理解他們的苦衷,外離島孤懸海外、鄰近大陸,雞犬相聞、互通有無。何況,當年飽受823砲戰洗禮,家園盡毀、斷垣殘壁、生靈塗炭,躲在防空洞生活的日子,餘悸猶存,所以才更嚮往和平的可貴。如今,兩岸關係已經非常劍拔弩張了,就差一觸即發,民進黨政府帶頭「反共抗中」,在經貿、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都進行的十分徹底了,真沒必要再靠一部電影添柴拱火。

  馬祖與福建近在咫尺,小三通航運設有馬祖到黃岐航線,只要25分鐘船程就可以到大陸,從黃岐搭車只要一小時就可到福州。王忠銘縣長去年9月受訪時即曾感嘆,馬祖夾在大陸和台灣之間處境為難,過去曾實施戰地政務讓馬祖發展受到侷限,但現在也經常因為兩岸關係影響,讓他在施政時經常陷入兩難,畢竟馬祖離大陸就是這麼近,生活上確實離不開大陸。

  人各有志,汪怡昕導演有所堅持,但也無須咄咄逼人,畢竟吳曉雲處長也是苦口婆心。馬祖夾在台灣與大陸之間,處境不要太為難,在地馬祖居民多半希望的是,連江縣可以變成「永久非軍事區」,遠離戰火波及、安居樂業,這般實際且真切的心願,避免無端挑釁,絕非綠委林楚茵口中所謂的「媚共」,民進黨始終不懂馬祖鄉親的心,只會說些消遣的風涼話,難怪在這藍營的鐵票倉,怎麼選都選不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