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打补丁”有用吗?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4月29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和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此次补偿金额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格的3.75%,但在第二年补贴却会降至2.5%,第三年全部取消。
他还表示,“在这些关税适用于同一商品的情况下,不应产生叠加效应,因为这种叠加导致的税率超过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的程度。”
但对于此次关税措施调整,网友们呵呵一笑,“所以整个关税政策根本就是胡扯”。也有网友讽刺说,“他先是把车撞了,现在又吹嘘自己把车拖走了。”
可在特朗普看来,所做的这一切“拉抽屉”决策都是为了重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
令人疑惑的是,汽车关税政策生效才仅仅26天,甚至有的还在路上,就突然急转弯,这不就是自己在打自己脸吗?
对于如此频繁的转向,有美国网友吐槽:“川普的关税政策比天气预报还不靠谱,至少气象局不会一天改八回!”
况且,白宫说的好听,说这是为了抵消零部件关税成本。可事实真如此吗?
这场汽车关税“急转弯”背后,面上看,是车企逼宫的结果。
4月21日,美国汽车创新联盟、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等六大行业组织集体联名上书,以强硬态度呼吁联邦政府立即取消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计划,并警告说如果5月3日实施25%的零部件关税,整个行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信中更是强调,许多汽车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无力承担额外的成本上涨,可能造成集体破产,导致生产线停工,直接影响1000万个就业岗位。
可实际上,深层的动因藏在特朗普的政治日历里,毕竟这波操作的时间点着实耐人寻味。
4月29日,正是特朗普上任满100天的日子,当天,他赴底特律庆祝这一“执政蜜月纪念日”。而坐落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恰好是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以及1000多家主要汽车供应商的所在地。
他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靠的就是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汽车工业州的支持。但民调显示,他在这些摇摆州的支持率已经跌破50%,主要原因就是关税政策导致汽车涨价、工厂裁员。
特朗普一看势头不对,为了稳住基本盘,为了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只能赶紧打补丁了,把补偿政策当成政治的“止痛片”。就像特朗普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只是想在这个小小的过渡时期帮助他们。”
可潜台词不就是,等我站稳了,谁还管你们死活?
尽管,白宫一直声称此举是为车企争取供应链回归缓冲期,但众所周知,全球汽车产业链经过30年布局,早已形成精密的分工网络。
以电动汽车为例,电池所需的锂、钴等材料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如果重建本土供应链至少需5年。而车企更是吐槽:“转移工厂的成本远超关税,除非政府给补贴,否则就是空谈。”
可即便有美国车企为了获取补偿勉强回迁,但也会面临“成本陷阱”。美国人工成本是墨西哥的3倍、中国的4倍。通用汽车曾算了笔账,一辆车如果用美国本土零部件,成本比进口高15%。
更讽刺的是,美国车企为了符合补偿条件,反而加速向中国采购零部件,因为中国供应链最完整,综合性价比最高。这种“越保护国内越依赖国外”的悖论,已经暴露出了特朗普产业回流政策的致命缺陷。
所以说,特朗普高喊的产业回流,不过是他为了选票打造的政治童话罢了。
那特朗普的这波操作会把美国“坑”成什么样子?
1930年,美国为了保护本土产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结果引发全球贸易战,美国失业率飙升至2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蹈覆辙。
表面上看,此次补偿政策看似是利好,其实却是美国经济的慢性毒药。第一年最高3.75%的补贴,相当于车企每卖一辆4万美元的车能拿回1500美元,但第二年就降到1000美元,第三年直接断粮。
但为了这补贴,车企得先交25%的关税,再经历繁琐的流程,这过程堪比西天取经。更魔幻的是,车企为了符合条件,还得先把供应链从国外搬回美国,但美国人工成本是国外的好几倍,这不就是“经济自杀”吗?
经济学家警告:“这不是在救制造业,而是在给美国经济挖坟墓。”
更何况,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企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德银预测,美国汽车销量今年要从1600万辆跌到1540万辆,相当于少卖60万辆车。
而每辆车的价格可能上涨3000到10000美元。这样一来,二手车市场也将陷入恶性循环。关税导致新车涨价,二手车贩子趁机坐地起价,美国低收入群体或许连轮胎都将买不起。特朗普这种“劫贫济富”的政策,正将美国社会撕裂。
不仅如此,特朗普这波操作更是将盟友关系推向冰点。加拿大总理卡尼直接开喷:“这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还设立20亿加元的反制基金。
更绝的是,安大略省对输美电力加征25%关税,让美国北部州的电费暴涨,网友笑称:“加拿大人要让美国人在黑暗中反思人生!”
更有网友嘲讽道,“特朗普无法让爆米花回炉(指覆水难收),美国已彻底透支其信誉。信任需数十年累积,但正如我们所见,不到一百天就可以彻底失去。”
而这正是特朗普“交易艺术”的恶果。特朗普企图通过先制造恐慌,再给点甜头,最后让所有人都离不开他,但现实是,国内消费者根本消费不起,美国车企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美国在全世界更加孤立,世界经济秩序和供应链也受到严重破坏。
有经济学家评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给病人打兴奋剂,短期看起来精神,长期只会加速死亡。特朗普正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用关税筑起的经济壁垒,最终只会成为埋葬自身的坟墓。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