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美元国防预算追加计划推动下,中程弹道导弹的重启进程被提上快速通道
来源:战区
美国陆军可能即将获得近 6.4 亿美元的额外资金,用于研发新型中程弹道导弹(MRBM),其中包括具备打击海上舰艇能力的导弹。
陆军对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是国会成员近期提出的一项 1500
亿美元国防开支计划将加速推进的众多项目之一。中程弹道导弹作为远程打击能力,是陆军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缺失的能力。陆军目前正在研究其精确打击导弹(PrSM)短程弹道导弹的中程版本,但如今摆在桌面上的立法草案或许也暗示着新的导弹设计正在研发中。
图中为一次测试中,刚发射的 PrSM 导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供图
昨日,众议院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共和党主席推出了这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国防开支立法草案。若该草案获得通过并签署成为法律,将为美国军方一系列先进能力的研究工作提供资金,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空军
F-47 和海军 F/A-XX
第六代隐形战斗机项目、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哨兵”洲际弹道导弹、新型海基核巡航导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型中型登陆舰以及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金穹顶”导弹防御计划。此外,该计划还包含用于帮助扩大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以满足上述及其他需求,以及推动进一步研发的额外资金。
就陆军中程弹道导弹而言,开支计划包含四项独立条款,总金额达 6.39 亿美元:
“1.75 亿美元用于下一代陆军中程弹道导弹生产能力扩建”
“5000 万美元用于加速研发下一代陆军中程反舰弹道导弹”
“1.14 亿美元用于生产下一代陆军中程弹道导弹”
“3 亿美元用于生产陆军中程弹道导弹”
该立法草案并未提及任何具体的陆军中程弹道导弹项目,《战争地带》(TWZ)已就此联系相关方面以获取更多信息。
先简要介绍一下背景,中程弹道导弹是指最大射程在 620 至 1860 英里(1000 至 3000 公里)之间的弹道导弹。自
1991 年“潘兴 II”核导弹退役以来,陆军就再也没有任何可操作的中程弹道导弹。此外,1988 年至 2019
年期间,根据《中导条约》,美国和俄罗斯均被禁止研发和部署射程在 310 至 3420 英里(500 至 5500
公里)之间的核或常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1983 年,“潘兴 II”中程弹道导弹试射。美国国防部供图
自《中导条约》失效以来,陆军一直公开致力于延长其精确打击导弹(PrSM)的射程,该导弹目前仍被归类为短程弹道导弹(SBRM)。短程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在
190 至 620 英里(300 至 1000 公里)之间。截至 2023 年,根据五角大楼一份解密的《选定采购报告》,基线型 PrSM
已展示出飞行至略低于 310 英里(500 公里)的能力,而陆军的目标是将射程延长至约 400 英里(650 公里)。
陆军目前已有计划研发 PrSM 的变体或衍生型号,使其能够打击至少 620 英里/1000
公里外的目标,还有一款射程更远的型号,将使其进入中程弹道导弹领域。目前,这些型号分别被称为增量 4 型和增量 5 型。陆军还在研发基于基线型
PrSM 短程弹道导弹的增量 2 型反舰导弹,该导弹配备了新型寻的器,去年已成功对移动目标舰艇进行了原型测试。PrSM 项目的增量 3
型则专注于为导弹添加未明确说明的“增强型”弹头,可能包括蜂群式巡飞弹。
在“勇士盾牌 24”演习中,一枚配备新型反舰寻的器的 PrSM 导弹发射升空。美国陆军供图
国会此次提议增加陆军中程弹道导弹研究经费,可能完全围绕 PrSM 射程延长版计划展开。然而,针对“下一代中程弹道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的独立条款,或许也暗示着 PrSM 系列导弹之外,还有其他中程弹道导弹能力的研究或至少是规划工作。
2019
年《中导条约》失效后,五角大楼宣布测试了一款当时描述为“常规配置的陆基弹道导弹”,但该导弹至今仍未被明确识别。当年早些时候,美国官员还宣布计划测试一款未明确说明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IRBM)。中程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在
1864 至 3418 英里(3000 至 5500 公里)之间。
陆军此前曾披露,为“暗鹰”武器系统(又称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具有类似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这是一款美海军也计划从其“朱姆沃尔特”级隐形驱逐舰和“弗吉尼亚”级
Block V 型潜艇上发射的通用导弹。海军参与的联合项目被称为“中程常规快速打击”(IRCPS)。
与此同时,尽管“暗鹰”/“中程常规快速打击”导弹外观类似弹道导弹,但美国军方并未将其归类为弹道导弹。其工作原理也完全不同,是通过释放无动力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飞行器来发挥作用,更多信息可点击此处了解。此次新提出的国防开支计划还包含独立条款,以明确增加对高超音速打击能力的资金投入。需注意,高超音速速度通常定义为超过
5 马赫。
去年,在一次“暗鹰”武器系统测试中拍摄的照片。美国国防部供图
专门研发的中程弹道导弹,而非由短程弹道导弹衍生而来,将有可能提升整体性能和生存能力,包括增加有效载荷容量,从而能够添加新的诱饵和其他对抗反导拦截器的反制措施。而且,这种设计也更容易进一步扩大规模。
与此同时,全新设计的中程弹道导弹可能需要更大、更新的发射器,这可能会对其部署能力造成限制。陆军此前已表达出希望缩小其“台风”导弹系统(配备履带式拖车发射器)尺寸的意愿,原因就在于此。“暗鹰”导弹也是从牵引拖车式发射器上发射的。目前的目标是,延长射程的
PrSM 导弹能够从现有的轮式 M142“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和履带式 M270 多管火箭炮系统上发射,这两款系统目前均可发射基线型
PrSM 导弹。
无论如何,任何中程弹道导弹能力,尤其是具备打击移动舰艇能力的中程弹道导弹,都将为陆军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打击数百英里外陆地和海上的目标。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极快,大型弹道导弹在飞行末段可达到高超音速,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打击时间敏感型目标,同时也给防御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高速末段飞行能力还使导弹能够更深入地穿透加固目标。
陆军中程弹道导弹在未来与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高端对抗中可能尤为重要,由于政治和地理原因,在太平洋地区,陆基远程导弹的前沿部署选择通常有限。陆军已在菲律宾部署了“台风”导弹系统,这已引发中国政府的不满。从“台风”导弹系统目前部署的位置来看,它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
SM-6 多用途导弹,能够触及中国东南部部分地区。
美国陆军“台风”导弹系统发射车,目前部署在菲律宾。美国陆军供图
PrSM、“台风”导弹系统和“暗鹰”导弹系统反映了美国扩大地面导弹能力,尤其是针对太平洋地区导弹能力的更大举措,这一举措也延伸到了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最近将一套能够发射“海军打击导弹”(NSM)的“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部署到了位于战略要地吕宋海峡中间的一座菲律宾岛屿上,作为今年“肩并肩”联合军演的一部分,该导弹可攻击海上和陆地目标。
“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发射车在“肩并肩 25”演习期间部署在菲律宾巴丹群岛吕宋海峡的一座岛屿上。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席准尉特伦特·伦道夫供图
海军陆战队还在部署远程火力(LRF)发射器,该发射器使用与“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相同的无人车辆底盘,但每次只能发射一枚“战斧”导弹,之后需要重新装填。陆军目前正在将远程火力发射器视为“台风”导弹系统的一种可能的补充装备。陆军对无人发射车有更广泛的兴趣,因为无人发射车能够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将友军人员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
就中国而言,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已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战术陆基弹道导弹部队,包括从短程弹道导弹到中程弹道导弹的各种类型导弹,其中也包括反舰导弹,以及类似的陆基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目前美国和中国在陆基导弹能力方面的差距,一直是推动
PrSM 导弹射程延长以及陆军远程导弹库建设的关键因素。
陆军此前还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至少在欧洲进行新地面远程导弹系统的合理部署。2021 年,陆军在德国重新启用了第 56
炮兵司令部,以支持这些计划。第 56 炮兵司令部上次活跃于 1963 年至 1991 年之间,在冷战期间曾负责监督欧洲的“潘兴”和“潘兴
II”导弹部队。在德国或欧洲其他地区部署新型陆军中程弹道导弹,将向俄罗斯发出明确的信号。俄罗斯军队去年在对乌克兰的袭击中展示了一种名为“奥列什尼克”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这也向欧洲各国首都发出了类似的信号。
中程弹道导弹还可能为陆军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复杂程度更低的替代方案,以替代高超音速武器,而整个美国军方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方面都遇到了困难。陆军去年才首次成功从一辆拖车式发射器上发射了一枚“暗鹰”导弹,此前两年均发射失败。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中,五角大楼作战测试与评估办公室还对该武器的杀伤力提出了质疑。
陆军的中程弹道导弹能力可能也会引起美国其他军种的关注,包括在其他领域平台上发射中程弹道导弹。如前所述,陆军和海军目前正在“暗鹰”/“中程常规快速打击”项目上进行合作,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为水面战舰配备弹道导弹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随着 PrSM 导弹射程延长版的研发计划推进,陆军已在逐步扩大其地面弹道导弹部队规模,未来可能再次包括中程弹道导弹。如今,国会正准备额外投入数亿美元,以加速推进这些工作,这或许也预示着新型导弹即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