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港口一季度吞吐量排名出炉:贸易战加剧,吞吐量逆势增长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李广飞
2025年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2.2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内、外贸同比分别增长4.1%和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03万标箱,同比增长8.2%,其中内、外贸航线同比分别增长3.6%和11.5%。
贸易端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已连续8个季度突破10万亿元大关,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同比下降6%,呈现出口回暖与进口承压的分化格局。从月度趋势看,一月进出口同比下降2.2%,二月基本持平,三月回升至增长6%,形成“先抑后扬”走势,反映了市场对全球需求回暖的快速响应。同样,港口在春节与寒潮双重考验下,也凭借智慧化预案和多式联运能力迅速恢复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4年起,主要港口来源于《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部分港口数据因口径调整或变化幅度较大,不宜比较,因此不计入榜单。
1-3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为:上海港(第1)、宁波舟山港(第2)、深圳港(第3)、青岛港(第4)、广州港(第5)、天津港(第6)、厦门港(第7)、苏州港(第8)、北部湾港(第9)、日照港(第10)。与上月相比,排名没有发生变化,但营口港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位于长三角核心之一的宁波舟山港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2万标箱,同比增长10.2%,创下单季度新高,在自动化码头和智慧调度的加持下,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港的地位。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通过海铁联动模式不断织密城市物流网,一季度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9.2%,助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截至目前,海铁联运业务已辐射至全国16个省(区、市)的67个地级市。据悉,今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向4000万标箱迈进。
上海港继1月吞吐量创新高后,2、3月也保持了较高水平,一季度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1321.2万标箱,同比增长6.1%,创历史新高。今年3月,以罗泾一期码头为中心,上海、天津、广州三地港口集团联合船公司打造了“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也为上海港带来了更多内贸箱量。此外,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也已经全面开工,设计年通过能力140万标准箱,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布局。
一季度,同样创下历史最好成绩的还有天津港,完成了集装箱吞吐量571.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6%。开航线、强中转、优服务、促融合……今年以来,天津港向“新”再出发,加快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前后上线了全栈信创版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实现了港口核心业务系统的自主可控;以及天津港电子采购商城,推动港口服务开始向生态化转型。广州港一季度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43万标箱,同比增长7%,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除新增泰国CHL2、美东ZCP、美西TP6等航线外,还先后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7个海外办事处。通达全球的航运网络和有针对性的货源推介,助力广州港一季度实现了外贸货物、外贸集装箱双位数的高增长。
1-3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为:宁波舟山港(第1)、唐山港(第2)、上海港(第3)、青岛港(第4)、日照港(第5)、广州港(第6)、苏州港(第7)、天津港(第8)、烟台港(第9)、北部湾港(第10)。其中苏州港上升1名,位列榜单第7;福州港排名上升2名,位列榜单第13。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期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中国3月份大幅削减了对美国大宗商品的进口,尤其是液化天然气(LNG)和小麦,直接降为零进口,港口吞吐量承压,因此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一季度山东港口旗下青岛、日照、烟台三大港口表现亮眼。青岛港紧抓市场机遇,依托“国际航线+海铁联运”双节点优势,将滚装业务深度嵌入RCEP区域产业链,持续优化滚装作业服务能力。继2月携手华轮船公司开通墨西哥滚装航线后,此次与达飞轮船合作开辟中美新航线形成“双翼”,进一步织密国际滚装运输网络;日照港也抢抓新能源汽车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窗口期,主动拓展新市场、新业务,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助力“新三样”、机电设备、高端装备等出口海外;烟台港则与烟台海关、烟台海事、烟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烟台港引航站等口岸单位部门密切协作,在生产业务部统一指挥下,滚装物流公司成立作业专班,科学统筹生产要素,实现综合装船效率提升30%。
一季度,辽宁各港口也齐发力,因地制宜培育新增长点,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5亿吨。辽港集团组织相关单位推进“循环班列”运输体系及公路“重去重回”运输体系建设。营口港通过推广直取作业、充分调动自有散粮车等举措,实现一季度粮食下海量同比增长近8%;大连港散粮码头拓展敞顶箱发运业务压缩粮食作业环节,实现内贸玉米增量50余万吨;丹东港散粮码头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仓容调整,提高粮食周转效率,完成粮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超200%。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尽管2025年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但特朗普政府持续升级的关税政策已对全球航运格局和中国港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海事咨询机构德路里的最新预测,特朗普关税导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将下滑约1%,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少数出现下降的年度之一。与此同时,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报告称,因美方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其从中国至美国的约30%货量被取消或转移,迫使航线网络向东南亚等地迅速重构。
未来,若特朗普政府落实更广泛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普遍加征关税、限制供应链投资等政策,预计将直接影响中美双边货物量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又将给中国港口带来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