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钟快速返回,神舟十九号具体时间敲定,突破黑障区通信难题
完成空间站任务交接之后,神舟十九号将在2025年4月29日下午返回,此次将采用5圈快速返回技术,从轨返分离算起50分钟内从太空返回地球,这次返回使用了更多的“黑科技”,航天员们的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神舟十九号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去年10月30日进入空间站执行任务,距今已经180多天,在圆满完成一系列任务之后,于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在4月27日完成交接仪式。

目前正在进行下行物资清点和整理,完成在轨数据清理和下传,设备状态整理,以及下行物品整理确认等工作,预计将在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解锁分离,进入回家之旅。

按照东风着陆场的演练任务看,预计返回时间段在下午13时-15时,具体时间进一步公告。此次返回时间与神舟十二号类似,但是总体用时将减少16个小时。白天能见度较高,预计观感十分壮观,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时候观看直播节目。

值得说明的是,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以来,神舟飞船已经6次在卫其勒格其大叔家草场着陆,这次基本上也可以锁定他家操场范围内,因为只有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时候,风力较大,在他家隔壁草场着陆。大叔家的草场已经被称为“航天员归来第一站”。
神舟十九号将采用“后弹道返回”返回技术,绕地球5圈之后,开始建立返回姿态,在7.5小时内进入大气层,50分钟左右着陆。

值得强调的是,神舟十九号将在接到明确指令之后,才开始进入轨返分离状态,然后开始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四个阶段。

这是因为从进入大气层到着陆这个阶段,是返回之旅最危险的时刻,黑障区里整个飞船都被大气层的摩擦快速加热,外层高达3000度,航天员在飞船内也处于极速下降状态。
虽然说我们已经成功实施过多次空间站返回任务,已经是常态化任务了,但是面对每一次任务,各方面还是当作第一次来准备和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迎接神舟十九号回家, 东风着陆舱在4月25日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据了解,与此前返回任务相比,这次返回舱从100公里到10公里的过程中,雷达跟踪系统进行了升级,不仅运算速度提升至毫秒级,还能凭借大型雷达自身的“超级动态视力”追踪到返回舱从再入大气层到开伞后的实时动态,相当于在百米外看清头发丝的摆动。

除此之外,地面搜救团队还在神舟十九号返回落点核心区域,布设了多台小型无人的光学测控设备,做好了风沙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返回时由于飞船像一个大火球,产生了“黑障区”,以前外部很难通过无线电与其通信。但是我们从神舟十五号是就突破了黑障区跟踪测量技术,实现了黑障区稳定跟踪飞船的能力。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突破了黑障区通信的世界难题,研制出新型抗黑障一体化低频通信系统,确保在飞船进入黑障区后,能传输相关状态数据。这使得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掌握黑障通信技术的国家,拥有对黑障区航天器的精准测量定位能力。

神舟十九号返回弹道瞄准36公里*36公里的一个目标区域,每秒7.9公里以上的速度,正中靶心的精准控制并不是谁家都能做到的。美国飞船返回总喜欢在海上溅落,倒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大海更加广阔,精度要求没有那么高而已。

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国载人航天真的了不起,50分钟中国的航天员就能从外太空返回到地球,我下班还要堵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