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言论,如一阵狂风,吹散了笼罩在海归群体上的虚假光环!

       董明珠一句“格力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在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看似大胆的言论,实则是她毫不留情地扯下了那块众人皆知却心照不宣的遮羞布。
      

       曾几何时,海归头顶着“精英”光环,是企业趋之若鹜的香饽饽。可如今,时代变了,海归群体也早已鱼龙混杂。
      

       遥想钱学森那一代海归,怀揣科学救国的赤子之心,远渡重洋求学。在国家最困顿的时候,他们冲破重重阻碍,放弃国外良好的待遇,毅然归国。他们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是当之无愧的理想主义者,是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反观当下一些海归,堪称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靠着国家资源,在国内上最好的大学,却为了一张绿卡,罔顾国家培养,抛弃人格国格,令人不齿。还有些“学渣”,仗着家境优渥,把留学当成混文凭、换身份的捷径。一方面,他们在国外游山玩水、虚度光阴。另一方面,回国后,却妄图凭一纸文凭骗取高薪工作。这简直是对踏实奋斗者的侮辱。
      

       再看那些所谓的“精英海归”,在美西职场混不下去了,才想起回国。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实则不过是为了个人利益,想回国捞金,哪有半分真心为国的情怀?
      

       更令人警惕的是,确实有不少海归在国外被策反,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棋子。近年来,此类事件频频曝光,他们利用身份之便,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的勾当,就像潜伏的定时炸弹。
      

       董明珠选择不用海归,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看清了问题本质。她不愿让格力冒着被间谍渗透的风险,更相信国内高校培养的本土人才。她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却换来一些人的攻击,甚至要求道歉。这些人之所以对她上纲上线,不过是被戳中了痛处,皇帝的新衣被扯下后本能的狗急跳墙而已。
      

       我们承认,海归群体中确有优秀人才,他们在国外刻苦学习,回国后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但不能因此忽视群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客观理性看待海归,不能再盲目追捧“海归”这个身份。
      

       董明珠的言论,如一阵狂风,吹散了笼罩在海归群体上的虚假光环。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选拔人才,是看重“海归”身份,还是更注重真才实学与高尚品德?答案,已然清晰!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