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消费券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浙江放春假了。一个多月前文件刚出来,一同事就向领导请假,说春假这几天要带孩子去北京玩,避开五一高峰期。还鼓动了几个年轻妈妈,大家一起带孩子去北京看升旗。

于是他们的业余生活就紧张起来了。找攻略,拟游程,订饭店。前几天开始抢机票,抢车票,抢门票。那个紧张啊, 同事们也帮着一起抢。回来直达杭州的火车票没抢到,要在上海中转。需停留三小时,于是流程中又多了一个参观东方明珠塔。

孩子们也参与进来,并告诉了班里的每个小朋友。把同学羡慕的不要不要的,也让不少父母头疼的不要不要的。

放春假固然好,但孩子放春假了,家长还是要上班的。于是春假那几天,固然有的孩子能出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但更多的是在家里看电视,实在没人管的,便在学校上托班做作业。

我想,春假那几天为什么不能是学校组织学生远足。当然,这些远足不能集中在五一前那几天,否则又是人头涌动,见人不见景。学校可以根据春秋中的旅游淡季,选择周一到周五,错时出行。有的家长会觉得出去时间太长,影响学习。但现在学校每年放3天春假,再加春游秋游两天,合起来是6天。如果远足了,春假自然不用放。

下面是我对学校组织援助的几点设想。

1时间选在春秋的旅游淡季,此时气候适宜,交通顺畅,物价便宜

2学校组织规范。每个班级都有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再加全陪和地陪,可有效组织全班学生。

3每个学校有法制副校长,外出时再调用其他学校的保安,可尽可能的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4每个学校都配有校医,再请乡镇卫生院支援几名全科医生,学生头痛感冒不用愁。(事实上不少警员保安医生的孩子都在学校上学,如果他们能跟着学校去远足,他们的孩子也会非常骄傲的。)

5周一出去周五回。中国那么大,可选的地方很多。一般家长带孩子出去,都会选好玩的好看的。学校统一组织,更会增加一些博物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成长更有利。

6老师带着孩子玩,不仅要管理,更要教学,一边远足一边教学。

7旅游加上购物,估计每个学生花费3000元。

浙江省义务教育段学生大概是400万左右(估摸的没有查过确切数据),如果义务段每个学校每年组织一次远足, 那就产生一个120亿的大市场。如果扩展到全国,那又会有多少,可增加多少就业。恰恰解决了我们国家生产过剩而服务不足的矛盾。当然,有的家庭比较困难,那就需要消费券来雪中送炭了。

目前我们国家发消费券,多用于家电下乡,汽车的以旧换新,以及其他的购物。但国人的消费习惯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像家电汽车等非必要是不会换的,要换了没有消费券还得换。所以我称这些消费券是锦上添花。

而教育不一样。我国有5000年文化,有960万平方千米土地,当孩子们在书上读到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时,他们对祖国的河山是有着美好的憧憬的。但家长们没时间,没那么多的精力,也没那么完整的知识储备。这种情况下,学校当仁不让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更要带着学生出去远足。而消费券能确保不落下每一个学生,所以我称用于学生远足的消费券是雪中送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