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当事人把一部陈瑾主演的老剧《校园先锋》翻出来看一下,平复一下心情

【本文来自《道心破碎,任教八年第一次被学生联名“弹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建议当事人把一部陈瑾主演的老剧《校园先锋》翻出来看一下,平复一下心情。

当一个40人的班,只有十几个同学能交作业时,只能说明这个班不但是差班,而且大部分家长也都是放牛家长。这样的组合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噩梦。《放牛班的春天》只是艺术的理想化表达,绝大多数教师也做不到成为马可连柯式的教师。再说严重一点,极端的掐尖、分流体制,会抵消绝大部分普初普高教师的心血和努力。我以前就提出过这个观点,但很多再别的话题下喜欢高呼“公平”的人,一进入这个话题,就变成了“我确实有两头牛”,反过来拼命维护掐尖,似乎他们的孩子全是掐尖体制的受益者。

我的小学、初中,都是90年代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论升学率,肯定比不上城市中心区里的那些重点小学、重点初中。教学水平拔群的优秀教师,崭露头角后也很快会被调到那些原本就很强的牛小牛初。但即便如此,从小学到初中,我所在的学校并不分什么好差班,生源也很多元化,部队大院、科研院所、国营工厂、周围农村、工商个体户的子弟全都混在一起,每个班都有成绩上中下等的学生,老师对班级的管理,除了自己严格要求,也通过成绩好的同学来带动中等同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是能维持住的。差生即便无心学习,但也不敢翻翘太狠,绝无这些年来在一些学校里出现的上课时肆意破坏正常教学,一言不合就敢对老师辱骂甚至动手动脚,拒绝完成课业任务,集体逃学,考试集体交白卷等反常现象。

而这些年来上述种种反常现象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导致很多学校和家长对以严苛人身控制和精神洗脑为核心的毛坦厂式教学管理模式愈发青睐,但绝大多数学校又做不到像毛坦厂中学教师那样牺牲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去“盯防”学生(学校用高薪换取老师的高强度劳动),最后导致学生只是受到单纯精神压迫和折磨,也没有提高成绩的效果。所以这完全是一种双输和恶性循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