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云南,茶叶还要划分品种、地域和山头

【本文来自《浙江茶农,都是黑心资本家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西北第一狼人
  • 木匠无床睡,晒盐的吃淡饭!

    卖油娘子水梳头!

    真正的劳动者在产业链中只占小头!

    大头让谁赚走了?天知道!

500

以上图为例,最上面这一小片单芽是顶级茶,第二片是中高档茶叶,第三片就是我们普通人喝的口粮茶了哈。

此外,在我们云南,茶叶还要划分品种、地域和山头,最具噱头的就是地理标志认证地区的古树茶了,因为茶树的树龄高,采摘不易,产量少,所以贵得连我们都喝不起。

举个例子:一公斤中上等普洱茶(特级或一级)800元,产地新鲜茶叶30元,采摘费平均50元/公斤,炒制费贵一些,好一点的老师傅炒制一次平均20元/公斤,一天可以炒好几锅。这样算下来它的成本不超过一百块,如果是茶厂来做,成本更低,所以大头的溢价部分都被中间环节抽走了,卖给终端消费者却提高了十倍还不止,这比国家垄断的烟草专卖还暴利。

关心黑心资本家这事儿,浙江茶农这做派的确黑心。在我们云南,茶农们每隔几天或者十来天要采摘一次,有些会提前两三天请附近的村民上来采摘,有些雇主会开车到集市上的人才中心临时找几个工人去采摘,中午要么回雇主家吃饭,要么雇主带饭到茶园里大家一起吃盒饭,等忙到黄昏收工,雇主家会请各位工友美美地撮上一顿丰盛的晚饭,当天日结工钱,然后开车把聘请来的工人送回家,每天都如此。所以我们这里不论是哪种招工用工方式,都不会像浙江那样壕无人性——食宿就跟血汗工厂一样黑心。此外,浙江茶商是出了名的会搞噱头,溢价最高的茶商也是从浙江商会里出来的。按理来说,茶叶和油盐酱醋一样,都能让全国的老百姓吃得起,北方粮食一年一熟,南方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但是茶叶是可循环的经济作物,是每时每刻都可以量产出来的,这些茶商为啥要把茶叶炒的那么高,让普通老百姓看到价格之后就望而却步。大家细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