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正革新」精神妥切解决「三星掘烂路」问题
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日前主持「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并听取「道路工程协调小组」及「道路工程监督小组」两个小组的工作汇报。谭伟文指出,道路工程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各单位须积极透过提前协调、缩减工期及新技术的应用,避免重复开挖,减低工程对巿民生活的影响。
这是「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于今年三月十八日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仅在半个月间,又再次召开全体会议,可见谭伟文司长对于「三星掘烂路」问题,是澳门居民对特区政府施政质量最不满意议题之一,具有深切的感受,因而怀有从根本上妥切解决此问题的诚意及决心。在这次会议上,徐了是重申及跟进第一次会议提出的五大方向的落实贯彻情况,并再次强调在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各单位须「积极透过提前协调、缩减工期及新技术的应用,避免重复开挖,减低工程对巿民生活的影响」之外,还根据道路工程涉及电力、供排水、通讯、天然气等多个行业的特点,特别邀请与「掘路」有关的电力、自来、电讯、有线电视、燃气等六大公共事业机构代表出席。这不但是妥切解决「三星掘烂路」问题的实际需要,而且也体现了曾经长期在市政署的前身——市政厅和民政总署工作过的谭伟文,对民生问题有着敏感锐利的切身感受。当然,也正因为谭伟文是「老市政」,长期与民生领域事务「打交道」,因而充分理解,澳门特区涉及民生的公共事务,必须实行「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思路,才能得到真正妥切的解决。这是长期坐在冷气间办公的技术官僚,尤其是与华人居民的生活习惯有较大距离者,所难以领悟的。因此,「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的第二次会议,就邀请了六大公共事业机构代表出席,共同参与决策。希望这种正如其小组称谓中的「优化」二字般,深化和优化公共行政改革的做法,不但能够继续坚持在「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的工作中,而且也能够推广到特区政府其它与民生事务直接相关的各个行政范畴去。
「三星掘烂路」一直是澳门特区民怨的主要「怨源」之一。所谓「三星掘烂路」,最早是当年针对经常掘路的「三星」——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和电讯公司,轮流掘地铺线铺管,造成居民出行不便,而产生的怨怼。恰好当时「三星白兰地」畅销,因而澳门市民就顺着风行的「三星白兰地」电视广告,将此现象谑讽为「三星掘烂地」。实际上,即使是在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地下管线工程「你方挖完我又来」的景象,屡见不鲜。水、电、电讯、下水道……等地下管线,各为政,频繁动工,令居民头痛不已。这种城市马路「开膛破肚」现象,不仅妨碍市民出行,停水、断电、断炊,中断通讯、网络和电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因此造成爆炸、火灾、有毒气体排放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让人想起当年侯宝林在相声节目中所说的,「给马路安装一条拉炼,什么时候想装电缆、埋管道、修煤气,只要把路面的拉炼一拉就行了;挖完后,再轻轻地拉上……」,「拉炼马路」演变成对管网施工反复开挖马路的一种讽刺。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演讲中,对澳门特区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第二点提到,要把依法治理和担当作为结合起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公共行政改革,完善组织架构,革新管治理念,改进管治方式,强化宏观统筹,建设高效、有为的服务型政府,激发社会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在第四点中也提到,要促进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市民参与良性互动,引导规范社团发展,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广大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不断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谭伟文在就任司长只有一个月时,前往北京拜访中央相关部委,交流及听取指导意见,相关议题包括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区域合作等。期间,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要求谭伟文司长推进落实主席习近平主席对澳门特区发展建设提出的「三点期许」,以及对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四点希望」,在运输工务范畴全力结合澳门发展需要和市民需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积极响应市民所关切的议题。
随后,运输工务范畴有多项行政改革措施面世。其中一项就是行政长官岑浩辉透过内部批示设立「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并由运输工务司司长任组长,藉以检讨现有协调机制的运作并作出优化。而谭伟文司长在执行此项批示时,指示成立「道路工程协调小组」及「道路工程监督小组」两个小组,从工程申请、协调、审批等各个环节作出优化。谭伟文同时严格要求及指示「工作组」要遵循五大方向开展工作,包括:一、引入前瞻性规划,预留管线安排,避免重复开挖;二、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审议工程工期,将施工期减到最短;三、鼓励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三新」的应用;四、检视工作流程,减省行政环节,缩减审批时间,提升审批效率;五、加强倡导及咨询工作,提升工程透明度,加深市民的理解,减少误会;从根本上减少道路工程对民生、营商及交通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这里,体现了谭伟文司长努力实践岑浩辉「奋发同行,持正革新」的施政理念。一方面,是实践岑浩辉「深化公共行政改革,优化政府架构和部门职能」的政治承诺,突出了「优化」二字,而且也参考中央的做法,实行「顶层架构设计」,对「优化道路工程」项目实行在该范畴中的顶层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另一方面,加设「监督小组」,除了是避免「既做球员,又做裁判」之外,更是强调了「有跟进,与监督」。这是符合谭伟文在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内,在事前有布置、有部署,在事后有跟进、有检查的工作作风。
当然,现在谭伟文领军的「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其主攻方向还只是体现在「持正」亦即「持守公正」及「导正纠偏」方面。而要做好在事前有规划部署,还需全面完整落实「革新」,就是在有条件的区域推广兴建「共同管道」,从根本上彻底杜绝「三星掘烂路」的现象。现在,新城A区已经进行「共同管道」的建设,在盾构机技术应用后,尤其是在未来的地下轻轨线路及建设中,也可在旧市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