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华为学苹果,OPPO缘何“骑虎难下”?丨正经深度
文丨古芳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5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53】

4月10日,OPPO将召开一场神秘的新品发布会。
直击灵魂的拷问是,你会买OPPO的旗舰手机吗?
毕竟,在一些网友看来,OPPO旗舰有点苹果味,咬上一口,味道好不好不知道,但打假是真的。
2月,OPPO官宣要打击侵权行为,一时间引来众多吃瓜群众,难道OPPO也被强上山寨了?这背后,其实遮掩不了OPPO失落的事实。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有人冲上云霄扶摇直上,回归到了市场第一的头部位置;有人随波逐流,落得个连连战败的惨状。
OPPO的位置在哪里?高端化和出海能否支撑起突围之路?
1
掉队的,不只是份额
OPPO得没得人心?
靠着产品的高性价比得了一部分,但OPPO的失速,从市场维度看几乎是断崖式的。
正经社分析师接触到的一些渠道商说,“去年以来,OPPO在我们这儿的下货和零售量出现了明显波动,以前跟ViVO旗鼓相当,现在确实有点不太行了”。
这在一些权威机构的数据报告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印证,2023年第一季度,OPPO还以19.6%的份额稳坐国内市场第一,但到了2024年,情况就变得有点糟糕了。

过去一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华为凭借自研芯片和鸿蒙生态重回榜首,vivo暂时性地当起了“老大哥”,曾经与其并称“蓝绿双雄”的OPPO,却以15%的市场份额滑落至第四名,成为国产手机唯二下滑玩家,甚至位置排到了被外界连骂没有创新的苹果后面。
再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按社交媒体的一些数据,OPPO第四的位置没有动摇,3个月过去,看似没啥进步。

品牌竞争因素是行业众所周知的事情,没人想跟华为正面竞争。正如vivo某高管所言,华为只是回到了该有的市场,拿回了属于它本身的东西。
除了这点,OPPO内部是否也有策略问题拖累了它的行业排序?
答案是,背后有着OPPO战略层面的多重失误和撞墙。
首当其冲的第一点,是OPPO产品线过于有些“内耗式”竞争了。
OPPO的产品矩阵分为Find(主打高端)、Reno系列(主打时尚)和A系列(覆盖中低端),近年来,Reno系列逐渐模糊,A系列则因性价比不足被红米、iQOO等竞品碾压,在线下渠道的底价甚至可以做到五六百元,愈显下行。
更致命的是,子品牌一加并入OPPO后,不仅未能形成差异化,反而与主品牌“左右互搏”。2024年,一加市场份额从2%跌至0.9%,几乎沦为“others”。
OPPO目前有3个品牌,为业内最多,在中低端产品线上内耗极其严重。
以至于2022年彻底把realme清出了OPPO的销售渠道和售后体系,连研发和供应链都进行了隔离。当然这样的代价是realme销量暴跌:“2022年第三季度,realme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只有2.5%,相比2021年同期跌掉43.1%。”“去年(24年)Q1中国手机市场……realme的市场份额则降为1.2%。”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不少外界人士甚至认为,一个手机厂家想要有足够的空间支撑3个品牌同时运营,可能比登天还难。
realme在22年被剥离出OPPO渠道给一加让位的情况下,销售量仍然是一加几倍,这就显得这一进一出非常折腾,毫无意义。基于消费者体验,即便是汽车行业龙头的吉利,也早把极氪等子品牌进行了整合,而不是手机行业一哥的OPPO,却还没多大动静。
但,OPPO掉队的不只是份额,还有其他!
最为显著的,当属OPPO在芯片夭折与“基建狂魔”方面付出的代价。在自研方面,OPPO并非缺乏野心,2019年启动的“马里亚纳计划”,投入数百亿自研芯片,一度被视作挑战华为海思的关键布局。
然而,2023年哲库科技突然关停,研发团队解散,不仅让OPPO失去技术护城河,更暴露出战略冒进的问题。一位供应商透露,OPPO曾在全国多地拿地建楼,甚至启动杭州全球研发总部项目,给外界展示出雄心壮志
看起来似乎总有新出路,OPPO却往往就是喜欢出人意料的来个戏剧性大反转,去年12月,杭州总部宣布停工,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和重资产投入,极为可能拖累了现金流。
一系列的内外因素,把OPPO在渠道侧的压力也暴露了出来!
正经社分析师了解到,OPPO的线下渠道曾是制胜法宝,巅峰时期拥有超过数十万家门店。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这些阵地堡垒正被华为、荣耀等品牌侵蚀。
为了抵抗渠道萎缩的风险,一些OPPO专卖店负责人表示,OPPO在渠道方面,既会铺开自有导购员、促销品和物料等,还会为刺激代理经销商与专卖店的积极性,频频推出店员奖、返利等机制。
只是因OPPO给渠道商的利润不能保障,使得大部分代理商与OPPO属于自然合作状态,“销量一般来自OPPO的导购员,渠道商侧往往奔着提成和返利去完成销售的基础目标”。
2
学苹果,OPPO高端化“骑虎难下”
(更多精彩,详见:避华为学苹果,OPPO缘何“骑虎难下”?丨正经深度 )【《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