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宝强、陈明昊主演的电视剧《棋士》?

《棋士》非常大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主人公的正义属性,甚至不是一个反英雄,而是具有真正的负面性,既有性格方面的先天劣根,也有向善而不得的被动巧合,由此形成了一种命运的主题,在冥冥中确立了他的犯罪走向。

他与当警察的哥哥有着内在的竞争关系,对当上刑侦队长的哥哥始终反抗。在第一集中,作品对此呈现出了消极的倾向。他对哥哥给儿子的关照感到不忿,扔掉了对方买给儿子的肯德基儿童餐玩具,摆上了自己的那份,自己也不接受哥哥庆功宴上的汉堡,而是吃自己的。

500

如果是一般的剧集,为了树立主人公的正面属性,会把哥哥设置为一种掌控与霸凌的角色,但本剧并未这样做,反而突出了哥哥的亲情一面,由此反衬出主人公此等心态的扭曲。这也同样体现在了他处理涉案麻烦的段落中,口称“我和你们不一样”,却冷静地协助劫匪、抛出牺牲品、抢过方向盘杀死劫匪,又拖延着救人质的时间,被劫匪点破“你是想把他耗死吧”,不脏自己手、虚张无辜地完成杀人,摆脱自己的麻烦。

导演巧妙地掌控着主人公的调性,让他内在的阴暗若有若无地显现出来,甚至超过了劫匪,劫匪受到他的掌控,自己的情绪也更加外露、直给,甚至塑造成了单纯的形象,彼此间的兄弟之情、对杀人的动摇与无奈,都有丰富的表现。而当镜头对准主人公的脸时,则永远是木讷的表情,对应着棋士的状态,对一切保持理性与算计,除了目的之外别无考虑。

于是,主人公就成为了一个命运中的走向黑暗之人,外部的偶然事件与内部的心灵负面相结合。他参与的所有事件,出发点动机都是良善的,想要给儿子治腿而取钱,由此遇到了银行抢劫,被迫帮助劫匪之后又自行脱身,防止钱被拿走,爬出汽车发现钱财不见,只能拿走了赃款,赃款变成练功券、劫匪存活一个、留下人质一名,只能帮劫匪脱身,又帮他处理人质,换取人质的赎金,想放掉人质,又遇到了人质的落跑与被杀,只能再次与劫匪联手,伪造犯人身份。

这一切的外部事件推动着他往黑暗深处走去,又与其内里的黑暗心性相关。每一次的选择之中,他都可以直接报警,导演也让他的哥哥始终参与,出现在每次他面临事件选择的时刻,既带来了他遮掩、哥哥几乎发现的悬疑与紧张感,即希区柯克的“牌桌下的定时炸药“,又便于他的坦白向善,却又都被他逐一放过,正是内心中阴暗一面驱动一切的暗示,形成了内在命运的必然性。

事实上,作品想要强调的,是时代变迁的宏观命运作用,让曾经可以成功的人变成了失败者,因为社会规则已然变化。棋士身份正是主人公拥有的“过往成功因素”,在旧时代有口皆碑,送到外地上学,似乎即将飞黄腾达,但长大后的世界已经是世纪之交,棋士沦为少年宫的老师,少年宫本身都已是明日黄花,孩子的学业压倒了兴趣爱好,商业金钱也压倒了围棋竞技,让他甚至拿不够工资,更不用说成功。

500

接受着父亲的教育,让他只会下棋,暗示着旧时代的一种信仰,而围棋也成为了他在新时代中受迫的原因。他试图坚持围棋,却遭遇了工资微薄的打压,在有钱人的面前被迫输棋,甚至输掉了对前妻的尊严,以换取儿子的医药费,这意味着他的信仰沦丧,围棋也随之愈发成为了负面的存在,在故意输棋与银行劫案前夕的穿插剪辑中,同步于他的直观沦丧,先取了输棋的昧心钱,随后进一步地参与了劫案,越陷越深,而围棋能力也成为了他与警察哥哥较量、推动案件逐步深化的犯罪工具。在他答应输棋的时候,校长给了他仿制的比赛奖杯,已经象征了围棋本身的尊严沦落,在他决定去银行取昧心钱、偶然地开启劫匪之旅后,被抛到了垃圾桶里。

曾经信仰的沦丧,在新时代的负面伤害性,对人的消极引导,在围棋的核心元素上得以呈现,也落实在了更具有象征性的表意手法之上。

第一集的开头段落中,主人公承受着校长的恶臭言辞,靠喝水来掩饰尴尬,直到最后的水杯镜头中,水已经完全喝光。这个构图成为了主人公“旧日精神扭曲与顽抗”的象征,随后变成了他烧掉哥哥送的肯德基玩具时的火盆,再进一步化为给父亲烧纸钱的火盆,逐渐去到了内里本质的层面。父亲给他灌输了围棋的人生信仰,让他有了今日的境遇,产生了兄弟间的潜在竞争与摩擦,其多半也出于父亲的影响,强迫哥哥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让弟弟欠了情分,又在新时代失败而无从回馈,哥哥取得成功而依然在为弟弟付出,让弟弟只能继续试图压过哥哥,证明对方的付出与父亲的选择并无错误,由此扭曲成了“犯罪也要对抗哥哥”的极端状态。

在第一集的末尾处,哥哥凝视着弟弟弄翻的车的后方,看到了幽深的小路尽头,随后镜头切到了主人公所在的父亲坟墓,其犯下了哥哥看到的罪孽,在父亲的墓前试图脱下衣服烧掉、叩拜,向给予自己围棋正道的父亲忏悔自己的沦丧,但马上遇到了死而复生的劫匪,被迫开启了持续的犯罪,正是其父亲的冥冥中影响,并不能如他所愿地带来儿子的光明,反而是犯罪的推动因素。

同样的表达也出现在“起源事件”的儿子骨折事件,他是在主人公父亲的墓前摔伤,导致主人公必须拿到一大笔钱。与之相比,哥哥是弟弟黑暗深渊的凝望者,自身归于当代的正义与成功,与弟弟形成对抗,实际上也潜在地推动了弟弟走向深渊:对他的竞争之心正是弟弟的重要推动力,哪怕他是亲情与正义的,弟弟的犯罪与哥哥的查案往往处于平行剪辑的关系,正是弟弟被其推动、与之对向同步、竞争关系的表现。并且,哥哥也隔绝于父亲的墓,始终没有去扫墓,铺垫了其被父亲牺牲、为弟弟服务的父子离心,同样给兄弟的竞争、弟弟的扭曲,埋下了伏笔。

而在第二集中,贯穿要素变成了水。序幕中的闪回,主人公想抗拒父亲的学棋命令却溺水,让水成为了围困他的存在,正集中则以雨和鱼缸水的形式出现,雨水笼罩着他与劫匪处理人质的过程,鱼缸则是儿子口中“换水怕鱼死”的存在,于他而言却为时已晚,鱼已经死亡,水对他犯罪而信念死亡的效果已经不可避免。他给人质喝水,想要做出挽回,却无法避免人质逃走、偶然死亡。水本应是拯救的意象,在第二集中却完全是消极的助推。

500

在两集开头的闪回中,剧情交代了一部分的来由,他从小接受了父亲的期望,哥哥则为自己牺牲了前途,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当时过境迁,哥哥反而取代他本人,成为了那个出人头地的“儿子”,比他更像孩子的父亲,也拥有更成功的当代人生,工作顺利,得奖也压过他一头,美满家庭更是完胜了他的离婚。因此,依然要被哥哥照顾的失败感,让他在父亲的期望与选择中必须战胜哥哥,夺回对方拥有的成功,特别是在儿子面前取代自己的“父亲”位置,以此证明父亲的选择,也是对哥哥以往付出的偿还,证明其有意义。这种扭曲的兄弟亲情,极端的自证形式,正是来自于父亲之旧时代对兄弟二人的培养选择,以及对弟弟的旧时代“围棋”灌输。

当然,剧集还是要设立一个明确的外部反派,主人公的当代困境来自于金钱,金钱也是他不得不犯罪的缘由,富商阵营与其象征的“物质之当代价值观“,就成为了外部反派的必然选择。富商夺走了主人公的妻子,用昧心钱扭曲、羞辱主人公的围棋信念,而人质同样有着潜在的犯罪助推,主人公想割破他的绳子,却被他误认为是杀人,连忙说出了自己掌握的黑料、承诺分钱,由此打消了主人公一时爆发的善意一面,失去了自救的机会。而在银行劫案的时候,他的出路方案利用了经理的车,此前经理呵斥了骑自行车的他,意味着物质阶层的打压,成为了更强的“恶”,也引发了他的潜在反击,却只能以银行抢劫的犯罪形式,对应着他对当代成功者哥哥的反抗与自证,却同样依靠犯罪的扭曲行为。

由此一来,作品就给出了明面的主人公与反派富商之对立,又指向了围棋之旧日与物质之当下的两种精神信念,以及各自主导的两个时代。这也暗示了主人公之于当代的受压与败北,对于他来说,金钱只能是昧心钱或练功券,或者冥界使用、象征“当代中死亡”的冥币,烧给同属于旧时代的父亲,而拥有物质的富商与人质,则远远大于主人公与劫匪的犯罪程度,是真正的大邪恶之人。

《棋士》的戏剧相当扎实,电影感也很强,其主题设立与呈现方式更是超出了一般的电视剧,主人公的灰度也不多见。随后,兄弟二人的过往、主人公的挣扎与最终选择,是否会洗白他为“自救成功”,劫匪的命运会如何(是否对应主题的悲剧,落实男主角不方便负责的“最终死亡”?),就看后续发展了。

它的开头已经不差,而如果后续内容能接住这个漂亮的起手,就将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剧集。

大家觉得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