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蓝态公益基金会成为好人、道德模范打卡地

2025年2月28日上午,广东蓝态公益基金会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国的40多位“广州好人”“广东好人”“中国好人”以及“广东道德模范”代表。他们齐聚蓝态公益基金会,参观学习慈善文化,并就如何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展开深入交流。此次活动由蓝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范立方和理事蔡丽带队接待,旨在通过分享与学习,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500

蓝态公益:慈善文化的传播者

蓝态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慈善文化的传播与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此次参观活动中,蓝态公益基金会展示了其在慈善文化、志愿服务、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果,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广东道德模范何淑娟在参观后感慨道:“很早听说蓝态做得非常棒,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里处处是文化,处处是故事,处处充满了正能量!今后我会带团队过来学习,让更多人感受到蓝态的魅力。”

好人圈中的“影响力担当”

蓝态公益基金会在“好人圈”中的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中国好人、赵广军生命热线名誉会长巫金星表示:“蓝态在好人圈中影响力太大了。我虽然是广东多个公益团队的永久名誉会长,但我也要做到学到老、活到老,永远跟党走,做好事!”巫金星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公益人的心声——公益事业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500

花都区广州好人代表、退休教师邝银开也对蓝态的志愿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我住得离蓝态很远,但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志愿者们的热情接待和欢迎,给人特别舒服的感觉。这里人的言谈举止都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党建引领,践行“两个结合

在参观过程中,蓝态公益基金会特别强调了党建工作在公益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广东好人陈秀娟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我们团队有七八名广东好人和广州好人,大家都是献血的模范。这次蓝态之行让我们感觉要走圣贤之道,要落实好‘两个结合’,就要以党建为牵引,学习蓝态的经验,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上。”

500

陈秀娟的发言引发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公益事业不仅是个人善举的体现,更是党和政府倡导的社会责任。通过党建引领,公益组织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传统文化与公益实践的完美结合

蓝态公益基金会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也赢得了参观者的赞赏。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优秀退役军人、广州好人张玉堂表示:“以前虽然距离蓝态公益基金会很近,但从未真正进来过。这次系统的参观交流学习后,发现与自己发动族人开办的‘祠堂说理’净化社会、提升村民幸福感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后我也要好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帮助更多的人。”

张玉堂的这番话,揭示了传统文化在公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公益相结合,蓝态公益基金会不仅提升了公益活动的文化内涵,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让更多人走进蓝态,传播正能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广东好人、穗华关爱好人工作站站长肖金表示:“2018年我第一次到蓝态公益基金会学习,受益很深。这次带领更多的好人一起来学习圣贤之道,就是希望让家庭幸福、让身边人幸福、让社会处处都幸福。幸福是我们知行合一、行动改变出来的。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进蓝态这个能量群体,学习后去发光发热,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500

肖金还强调,蓝态公益基金会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基地。未来,她希望有更多的好人来到蓝态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有影响力的人。

500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好人”和“道德模范”们深入了解了蓝态公益基金会的慈善文化,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党建引领、传统文化传承与公益实践的结合,蓝态公益基金会正在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传播者。未来,随着更多“好人”和“道德模范”的加入,蓝态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