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空难基本是机组人为造成的灾难
【本文由“Don Chen”推荐,来自《韩国运输系统改革,从彻底检查全国机场开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刚在另一帖里讨论过,这个水泥台还真不是主要原因,甚至对结果影响也不大。
印度人痛恨的台湾疯狂机长查了手册,不放襟翼情况下即使放下起落架有刹车,发动机反推、减速板全开,刹停距离也要3090米,而该机在跑道滑行距离只有1200米还没有任何制动,撞击时完全没有减速。水泥台后面是围墙,围墙后面紧贴一条公路,用谷歌街景可以看到公路路基明显高于机场地面,没有水泥台也会撞公路路基,后面还有另一条高速公路,再760米海边正对一个5层楼的酒店。换句话说,就这起空难而言,如果没有障碍,飞机会至少滑行6、7公里一直到海里,这么长路径上有很多障碍,水泥台只是第一个。
机场范围外有障碍是常见情形,不放襟翼、起落架高速在跑道过半才落地,机毁人亡基本是必然结果。跑道EMAS拦阻系统在维修,就算有这起事故里也影响有限,因为它是针对起落架放下情况会塌陷拉住轮胎,类似阻拦索,机腹迫降时作用不大。机场的问题在于可能驱鸟不力。
这起空难基本是机组人为造成的灾难。
按疯狂机长说法,机组最大错误是复飞。已经完成所有降落准备,就算发动机全毁继续降落也不受影响,复飞反而风险大增。认同这个判断,也看到过飞机降落后才知道发生过鸟击的案例。
复飞了情况其实也还不算太糟,有视频显示撞鸟后右发喷火受损,单发降落也是常见情况,所以开始多数疑惑都是为什么要紧急迫降以及为什么不放起落架、襟翼。黑匣子最后4分钟无记录,证明了飞机掉电,说明双发都不工作,也解释了液压失灵所以襟翼、起落架没放。复飞掉头时动力还很足,突然双发失效,现场照片里,受损的右发压气机叶片有明显的还在运转时撞击地面被甩出去的痕迹,左发叶片完整得跟刚拆下来一样,显然在撞击之前早已停止工作不再转动了,这基本指向一个严重低级失误:机长想关受损右侧发动机,关错了左发。低空失去动力、液压,是最致命的原因。
双发失效只能紧急迫降,机长也还有很多机会降低损害。737-800的升降舵和副翼是钢索操控的,不受液压影响,当无法放下襟翼,如果头脑清醒就知道速度太快跑道迫降一定会冲出机场,首先应该放弃跑道到海面迫降,机场南面几百米就是被层层岛屿围绕的内海,水面平静迫降条件很好,海面迫降生存机会大增。就算一定要跑道迫降,可以手动放下起落架;可以尽量利用跑道长度;飞机姿态应该低头而不是拉飘以增加摩擦阻力。
可能是心理素质,也可能是业务能力,机组犯了一连串严重失误,避开了所有可能的生存机会,最终酿成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