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工人一天的劳动强度比不过现在打工人的两小时!
【本文来自《为什么现在明明工作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很多,但年轻人觉得工作卷、枯燥、辛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80后的,目前在一个生物医药公司当总监,在北京一房两车。我奉劝一些过来人少一些爹味,吃到了时代红利,别以为是自己奋斗出来的,不要苛求年轻人。
70后80后,只要混个社会平均水平,都能在城市安身立业。我周围职高的同学、亲戚,也都在北京买房了。现在985的硕士、博士,除了搞金融和IT的,其他行业想在北京买房有多难?现在行业内的各种专家,论技术水平有多少能比过应届博士的?凭什么你拿人家几倍的工资?无非早生了10年赶上好好时代。十多年前贝达搞一个me too的药就能拿国家重大专项,就能上新闻联播,现在一个企业如果做个类似的东西,融资都拿不到。社会上总体的机会少了,竞争加剧了,不是瞎子都能看见。年轻人又不傻,真有好机会他们会躺平吗?
挑起这个话题的帖子,云南县城的90后,父母一个公安的一个法院的,妥妥的县城婆罗门,有啥资格指责别人不努力?1984年张瑞敏给海尔定下了十三条军规,其中第五条是“工作期间禁止喝酒”第十条是“禁止在车间大小便”。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人是什么状态,当时工人一天的劳动强度比不过现在打工人的两小时!你们何德何能嘲笑现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