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谓的公民学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脱离分配模式和制度,空谈价值观没有意义

【本文来自《德国邻居的小孩来敲门,一打开门我惊呆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白马菜农
  • 合理的解释是很多人到死都没建立被周边人群认可的三观,只能说做到人类社会生存。这也是西方民间一直有舆论提倡公民体系、要求仅公民治国。

    认定国民中十分之一佼佼者才有资格成为公民,由他们组成团体,参与政府决策。你可以搜索下公民标准。顺便说一下,土鳖是坚定的公民治国论实施者,其党员最少考虑让其加入时是按公民标准选择的。

       

    国内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三十而立。这里面的立不只是立官、立财或是立业、立家。也是立三观,到此,一个人基本定型,很难改变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到死都没有建立被周边人群认可的三观?

周边人群的三观是什么标准?就是合理的吗?

我看真不一定。

精英治国还是公民治国,这不是说说,不是什么标准,不是什么口号喊喊,哪个部分治国最终由什么决定?

由分配模式决定,当公民的分配在这个国家占有较多,自然的,公民就会为自己的权益奋斗,他们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当精英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益,而大多数人无法通过奋斗和申诉的渠道去捍卫自己的权益,那大多数人当然会对国事漠不关心,于是就会有,抽着三块五的烟,思考着中N海的事。

把所谓的公民学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脱离一国分配模式和制度,空谈什么价值观,没有意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