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总额占GDP约1/5,都依赖国际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证书通行”
中国制造全球化向上之路,三道门槛,任重道远。
中国制造虽然占据全球1/3增加值,但并未掌握国际标准体系。看上去中国的标准,也跟国际标准ISO或者欧洲电工IEC标准一致。但这其实都是“套皮”标准。不过是将国际标准,翻译过来之后,等同解释。
国民的认真,有时候也有可爱的取向。对于海外产品拿到中国换了外壳当国产货,往往很在意。然而对于到处充斥着国际标准换了文字在中国畅行无阻,却视而不见。
我们擦亮眼睛关注者芯片、仪器等可见物品的自我突破,而看不到标准体系认证都掌握在海外的认证机构的手里。
如果中国拿不到美国UL认证,很多产品根本就进入不了超市。而瑞士SGS的认证,在非洲等同于海关通行证。许多非洲国家见SGS就放行。
中国的商品每年出口总额近3.4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例约为14%左右。中国出口总额占据中国GDP约1/5,这些都依赖于国际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证书而通行。
中国最强大的3C证书,在很多海外市场并不被认可。这只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强制性认证。它关乎中国内部市场,而与中国出海距离甚远。
全球最大的认证标准机构如瑞士SGS有70亿美元。法国BV年收入超过60亿美金。英国天祥InterTek收入39亿美元。德国TUV南德约35亿美元,而美国UL收入27亿美元。
这是全球工业体系宫殿暗深之处的最后门锁,深处海底不容易为人所察觉。这种体系,不关乎技术,而关注一种国际互锁的信任。商品行退无疆,认证是全球化的终极背书。这些巨无霸认证机构,会将一些检测的功能,授权给全球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数据,会得到这些认证机构的许可。
这是中国制造要闯关的阵营。中国机电装备的出口,占比出口总额的60%。是中国的优势行业。而这里正是出口闯关的标准地雷阵。
中国风机制造占据全球60%的产能,现在正在向欧洲的铜墙试图炸开一个口子。铜墙铁壁里是欧洲风机制造的阵营。有昔日全球最大的丹麦维斯塔斯(这两年被金风反超),也有被西门子收购的原西班牙歌美飒。还有曾经征战全球但现在已经收缩的德国老牌Enerco。
中国风机要进入欧洲市场,首先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更有非技术性壁垒。
中国风机在国内做的实验,并不被认可。它需要到欧洲本土进行一遍试验,这里的数据才能算数。风机所需要的雷击实验证明,需要送往丹麦进行。
丹麦技术大学DTU的风能系,有着全球领先的风洞实验室,用来测试风机在雷击等极端情况系下的状况。例如在欧盟的工业体系天生连接在一起,丹麦的大学,跟挪威、德国的认证机构,早已结成同一个战壕里的忠实盟友。丹麦技术大学进行雷击或者材料的检测实验,成为认证机构的一部分材料。
这些试验往往非常耗时。由于这些实验室的测试产能有限,中国风机只能在这里排队等待。有时候雷击测试可能要排队9个月。
而这种试验,不过是其中的一项。如果要做极端测试,可能就需要送到位于英国的欧洲海洋能中心EMEC进行检测。
EMEC 在海上真实测试设施的场景,对风机的腐蚀、盐雾等环境适应性验证至关重要。这种检测,构成了德国TUV或者挪威DNV认证的支撑数据。
这些还只是欧盟通用性指令要求。进入不同国家,还有很多特殊要求。要进入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市场,需要重点考量风机在极寒条件下的表现,这就需要有额外的环境测试和低温适应性认证。
德国风能研究所认证中心DEWI-OCC或者芬兰的技术应用研究中心VTT,往往都有TUV或者DNV的授权认可实验室,提供这方面的检测。实际上德国风能研究中心,已经在2012年被TUV南德并购。
而法国和意大利市场,则对噪声和环境影响评估,有这特别严格要求。额外的环境影响评估EIA或噪声检测,则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大量检测形成了层层的关卡,给中国制造进入世界市场带来麻烦。而在中国当地进行的检测实验,即使按照这些标准去执行,也往往不被接受。因此中国不得不将成品运往欧洲,经历耗时耗力的等待。
推动中国建立兼容性检测实验室,结果能得到海外认证机构的等同认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更进一步,中国制定的标准和认定体系得到海外认可,这是一个比中国品牌更加艰巨的工作。
它的实现并非依赖一个个单独企业的努力,而是依靠企业、行业和国家机构一起的推动。这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总和。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以分解成一个三元方程题。第一元是制造能力的跃升,中国已经初步解决。第二步是创立品牌,中国在各个阵营有所突破。而第三步是解决标准体系的认证问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到中国认定,是中国制造全球化的三道门槛。工业系统性的协同与顶层设计,则越来越变得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