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家庭养5、6个孩子很容易吗?-再读“老干部健民的家庭经济账本”》

这里经常有人宣扬“过去一个家庭养5、6个孩子很容易,现在养1、2个孩子都很困难”的论调,实在荒唐可笑。

先说结论吧:197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50%以上,即家庭收入50%以上用于吃的消费开支。按国际标准属于温饱阶段;而现在恩格尔系数为30%,已经属于富裕阶段了。哪个阶段能养5、6个孩子更容易更幸福,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其实,曾经的一个家庭真的50%收入用于吃的消费,还真是比较幸福的。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家庭收入几乎或者90%以上用于吃的消费,就是当年一个家庭养5、6个孩子的实际状况。这样的家庭,就是当年极度贫困家庭,哪怕是出现在城镇当中。

算个账,当年养活一个成人要多少钱。

1.当年国家规定,工厂学徒工每月工资17元-20元。这是考虑独身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包括吃穿用。

2.当年国家规定,部队服役普通战士伙食费每天0.45元,合计每月13.50元,加上穿戴和津贴等每月也有20元。

孩子与成人生活成本有区别,区别在于上小学及以下的时候与成人相比生活费用较低,而上了中学的孩子与成人无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吃穿用与成人差不多不说,学习方面开销比成人还要大。

这样算来,当年一个家庭养了5、6个孩子并且压力不大,月人均20元上下,家庭月收入应该在140元-160元上下。可以告诉大家,95%以上的工人家庭都是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的。即使父母双方都是有工资收入的也不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国家统计数据表明工业行业年平均工资在530元上下,换算到每个月44元。也就是说,工人普通工薪家庭、父母双方拿同等工资收入,养活2个孩子没有问题。当然,其它行业与工业行业差别也不大,规律也适合其他行业家庭。

但是,当年一个家庭可以轻松的养活5、6个孩子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我不禁又一次打开了《老干部健民家庭账本》这本书和风闻这里的文章《新中国的工资制度:从津贴到工资》https://user.observersnews.com/main/content?id=1061338。从这里得知,老干部健民夫妻双方月工资收入260余元,一家人共11口,生活也是紧紧张张的。

这本书是最强劲的向大家显示当年家庭生活细账记载的几十年,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历史记忆资料,值得后人阅读。特别是该书的作者自我介绍写了很长的一段话(见风闻文章https://user.observersnews.com/main/content?id=1061338):

--------------------------------------------------------------

我曾经咨询过我的父母,关于他们的父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收入情况。我的父亲回忆,在1960年代,我的爷爷属于铁路系统机务段的高级技术工人,在技术工人八个等级的序列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最高的8级,每月工资能够达到90元。八级工资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的工资模式而建立起来的,目的是提高工人对技术钻研的积极性,1956年在全国企业中施行推广。当时八级工是很牛的,因为月工资能够达到108元,是一级工28元月工资的3.9倍。父亲说,当年他家在同一片排房宿舍区,生活条件最好。因为他的父亲收入高,而家中只有他和姐姐两个孩子。90元月工资养活一家四口绰绰有余且能够保证生活富足。

我的姥爷在1980年代离休时,属于副科级,只能达到19级干部工资标准。我妈妈回忆,那时候姥爷的月工资是80元,但因为姥爷和姥姥只养育了3个子女,所以生活压力也不算太大。通过对比可知,健民和妻子双俊同志的工资收入和各项福利补助,在当年算很高的。但由于他们夫妻俩要养育9个孩子,每月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上学求医之外,基本所剩不多,经济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他夫妻俩辛苦了一辈子,最终也没有给子女们留下什么财产。这也是革命年代走出来的老干部们普遍的情况。

--------------------------------------------------------------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父母辈的兄弟姐妹(也就是50年代、60年代的家庭子女),不论父系还是母系,都是兄弟姐妹三人,而其祖父、外祖父都是比一般工人、干部收入都要高的级别。就这样,他的父辈、母辈的兄弟姐妹远远没有达到5、6个的水平。

其实这是很符合当年中国城镇家庭实际情况的。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家庭。我父母月工资收入达到150元上下(我父亲19级、我母亲20级),我们兄弟姐妹三人,全家5口人,日子过得“温饱”是实际情况和感受。到了工作岗位,周围知识分子很多。与我父母同辈的同事,基本上家里2个孩子。算起来也很实际,大学毕业定级22级,每月56元工资收入。双方合在一起,120元缺一些,四个人生活,也是“温饱”感觉。

所以,在当年一个家庭养活5、6个孩子,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家庭月工资收入比较高;而日子过得很糟糕的家庭(贫困家庭定义)月工资收入很低,同时这样的家庭在城镇里“养了5、6个孩子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

后话:8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避免了城镇无数低工资收入抚养孩子过多、生活困难的尴尬局面。即使夫妻双方月收入再低,夫妻双方都有收入同时只有一个独生子女是城镇家庭普遍现象,各个家庭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这是80年代开始以后的社会常态。现在“家庭里养5、6个孩子”的观念,已经是70年代以前父母的话题了,距今已经是间隔了一代人了。现在的人们自己都没有“养活5、6个孩子”的生活经历,却在那里喋喋不休的鼓吹自己的父母辈或者祖父母辈“养活过5、6个孩子”却不提他们的工作、生活的不容易,是不是太轻率、太无知了?历史前进了,“多养孩子”已经不是年轻父母们的选项了,再鼓吹历史上艰难的一幕也没有用,因为年轻人的文化知识和对人生的理解和实践,都是历史上过去的人无法理解的。这就是生活。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