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研操作系统的最关键战役:纯血鸿蒙今年即将商用

我今年在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鸿蒙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HarmonyOS NEXT。

在6月21日-23日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HarmonyOS NEXT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启动Beta。注意这是Beta版,意味着后续还会根据鸿蒙开发者的反馈进行不断迭代。到今年第四季度,HarmonyOS Next将发布面向消费者的商用版本。

500

直白点说,今年第四季度商用版本的原生鸿蒙,只能安装鸿蒙原生应用,彻底地摆脱安卓,这对华为来说是一场只能打赢、且必将打赢的战役。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成语,叫做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司马迁写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中国人世代传颂“破釜沉舟”这个经典故事,我想主要是这个典故背后的三个含义,其一是要想做成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先要有决心才行,

其二是要想做成一件很难的事情,自己也得有实力才行,

其三是一旦这件事情做成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在2015年就开始立项了,在2019年8月9日于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正式发布,到今天已经快五年了,我现在用的Mate手机上运行的就是鸿蒙操作系统。

当年鸿蒙发布时,正值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意味着以后华为手机继续使用安卓将受到限制,得不到各种更新,因此华为在仅仅三个月后发布鸿蒙时,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场发布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500

当然我们都知道,由于安卓生态的完善性,从2019年8月发布以来鸿蒙都是兼容安卓应用安装的,这种鸿蒙+兼容安卓的状态,不管是从消费者体验未来的持续提升也好,还是未来如果美国再进一步加大制裁、连安卓应用也不准华为手机装也好,都是不能长期持续的,因此鸿蒙操作系统势必走向独立,也就是只能安装鸿蒙原生应用,不再兼容安卓应用。

但是这需要华为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由于操作系统的壮大需要强大的生态,因此做操作系统非常难,在过去的十几年,业界有很多世界级的公司都尝试过做独立手机操作系统,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全球只有来自美国的安卓和iOS成功了。

在欧洲,像诺基亚于2008年收购的塞班操作系统,

东亚地区三星的Bada手机操作系统,

北美的黑莓手机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都曾在市面上有一定的份额,但最终在操作系统的生存竞争中全部都败给了安卓和iOS。

这些世界级巨头在当年推广自研操作系统时遇到的困难,对于今天的鸿蒙来说也是一样,走向原生鸿蒙这条路注定会很难,毕竟要让业界这么多海量应用全部支持原生鸿蒙,得有超强的号召力和技术底气。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华为依然敢于公开宣布今年Q4原生鸿蒙在华为手机上上线,敢于拿自己未来的智能手机销量来支持原生鸿蒙,体现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500

而各种不断传出的“鸿蒙进度条”显示,华为不仅走原生鸿蒙之路的决心是坚定的,而实际的推进速度也很快。

从时间线来说,我自己把鸿蒙的发展分成三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2019年8月--2021年底。

鸿蒙是2019年8月9日发布的,而第二天,也就是2019年8月10日,荣耀正式发布的荣耀智慧屏、荣耀智慧屏Pro,就搭载鸿蒙操作系统,但当时还没有华为手机搭载鸿蒙。

第一款升级为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是Mate X2折叠屏手机,时间是两年多后的2021年4月了。而到了2021年12月24日,余承东宣布搭载HarmonyOS的华为终端设备数量已经超过2.2亿,而业界各种公司使用华为HarmonyOS的设备台数也超过了1亿。注意这个总数是3.2亿+。

我为什么把第一个时间段定在2021年底,是因为这个时候鸿蒙在华为手机上线半年多,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量积累。因此第一个时间段可以认为是鸿蒙的萌芽期。

500

第二个时间段:2021年底--2023年9月华为宣布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而从2021年底以来又是两年多了,我又查询到了两个数字:

一是截至 2023 年 8 月,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已超过 7 亿台(注意前面的数字2021年底是3.2亿台,一年半的时间又增长了一倍),开发者数量超过 220 万。

二是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3Q3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鸿蒙市占率13%,同比+5pct,市占率持续提升。这两个数字的不断增长显然给了华为极大的信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23年9月25日华为的这场秋季全场景发布会,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科技界春晚”了,当时各种直播的媒体高达140家,连新华社、人民网等官媒都在直播,在线观看这个发布会的人数恐怕有上千万人。这场获得公众极高关注的发布会,其实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华为已经开始把注意力引向了下一个关键领域-操作系统,这场发布会上宣布将基于HarmonyOS NEXT,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迈出了原生鸿蒙生态建设历史性的第一步,实际上其意义并不亚于Mate 60pro的发布,而是一个里程碑。

500

第三个时间段:2023年9月--2024年Q4原生鸿蒙正式商用。

这个时间段还在进行中,而现在已经是2024年6月,跟去年9月相比,鸿蒙又有了巨大的提升。

第一个数据是,由于华为手机新增份额大幅提升,也带动了鸿蒙的份额增长。6月15日消息,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鸿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2023年第三季度的13%上涨至2024年一季度的17%。换言之,仅仅两个季度鸿蒙的市场份额又提升了4个百分点。而同样是2024年第一季度,iO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16%,鸿蒙在中国市场首次超越苹果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而在全球范围来看,鸿蒙在市场份额上已经是仅次于安卓和iOS的第三大操作系统。第二个数据是,和2023年8月搭载鸿蒙的生态设备总数7亿台的数量相比,到2024年6月这个数字又进一步增长到了9亿台。

为什么非常关注鸿蒙设备数量的增长,这就跟互联网公司关注用户数增长一样,全球发展最好的互联网公司无一不是拥有更多的用户,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像苹果的iOS,我们是不是会认为苹果的东西很贵,所以搭载iOS的设备数量可能也就是亿台级别?并不是,全球搭载iOS的设备数量也是在10亿台以上。

除了这两个关键数据以外,跟2023年9月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时相比,我们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已经有多少公司加入到了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了?

在2023年9月时,当时还没有公布支持鸿蒙原生应用的数量。

到2024年1月华为在深圳召开了鸿蒙生态千帆启航仪式,当时宣布首批有200+原生应用在加速开发。

到了2024年6月,鸿蒙原生应用已经5000+启动开发,1500+已经上架,增长速度很快。

你可能觉得跟安卓的几百万个应用比起来,原生鸿蒙应用仅有5000多个的数量太少,但我们可以看看华为的思路是什么: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今年4月举办的分析师大会上说道,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是华为2024年最关键的事情。华为把中国市场智能手机上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发现有大约5000个应用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用户99.9%的时间,因此如果能把这5000个乃至更多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鸿蒙就能够站住脚跟。

500

而到2024年6月,这5000个应用已经全部加入鸿蒙生态,实现便捷生活、出行导航、购物比价、教育、金融理财、旅游住宿、汽车、商务办公、社交通讯、实用工具、新闻阅读、影音娱乐、游戏等18大垂域全覆盖。

其中便捷生活类的有支付宝、美团,

购物比价类的有淘宝、京东,

金融理财类的有云闪付和各种银行APP,

社交通讯类的有微博和小红书,

实用工具类的有WPS、钉钉和有道词典,

影音娱乐有酷狗、QQ音乐、B站、爱奇艺、喜马拉雅和QQ阅读。

很多生态应用伙伴敏锐地认识到了华为推动原生鸿蒙的决心,同时也认识到了如果鸿蒙原生应用的体验比安卓应用更好,那将是自己的应用实现份额提升的一个新的机会

像阿里的钉钉办公软件,其在2023年11月和华为达成合作,正式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钉钉CTO、副总裁程操红在此次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分享,鸿蒙原生版本的钉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现全场景办公体验,可以跟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汽车上的车机系统适配,实现一多适配,减少了在不同端侧开发适配的工作量。

鸿蒙版钉钉还可以在不同的端侧进行无缝流转,你手机上在开会,上车之后可以把会议转移到车机上进行且会议不中断,实现随时随地的高效办公。这就体现了鸿蒙原生应用不是安卓应用的简单复制,而是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个多端全场景,就是鸿蒙原生的优势之一。

以前觉得不可能,现在觉得这事能成。

老实说,在2019年8月华为发布鸿蒙开始,大家尽管钦佩华为的勇气,但是真正从内心觉得华为能够彻底摆脱兼容安卓应用的人恐怕不多。但是几年下来鸿蒙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华为体现出来做原生鸿蒙的决心,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事能成,而且成的概率很高。之所以有这个判断,不仅仅是鸿蒙的份额在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17%,具备了走向独立的基本条件;

也不仅是鸿蒙生态设备数在逐渐逼近10亿台大关;

也不仅是在过去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鸿蒙原生应用从零到5000+启动开发,进步速度之快;

也不仅是华为体现出来的强大决心,从集团层面把原生鸿蒙作为2024年最关键的工作,而且敢于公开宣布在今年Q4就发布商用,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

鸿蒙能成的真正原因在于,华为和伙伴一起做HarmonyOS NEXT的理念,并不是复制出另外一套中国版的操作系统,而是超越,是要做出一款有能比安卓体验更为优异的全场景、原生智能、原生安全的操作系统。

鸿蒙超过安卓和iOS的七条路径。

余承东在此次(2024年6月)开发者大会上,就讲了华为对于HarmonyOS NEXT如何构建竞争力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华为准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构建一个全场景的智能安全操作系统。

我觉得这些方法表明了鸿蒙在与安卓、iOS竞争中,打造更优体验的路径,以下是我的总结:

1:全栈自研对根技术理解得越深越透彻,操作系统的体验才能越好。除了自研鸿蒙内核外,华为还自研了编译器、数据库、文件系统等,像其研发的EROFS文件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智能终端文件系统的事实标准。2:操作系统和应用联合深度优化鸿蒙团队和社交媒体伙伴(例如小红书)、游戏厂家(如诛仙2)、生活应用厂家(如美团)等联合深度优化,社交媒体、游戏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占据着消费者的大部分时间,通过联合优化,让社交媒体图片打开更快,生活应用跳转速度更快,针对游戏开发增强图形能力,让游戏更流畅等等。3:鸿蒙原生应用加强隐私保护能力和安全能力

我这里举个例子,现在安卓手机应用都会要求各种权限,而普通消费者也无法识别哪些是必须的,而且不同意就无法实现正常功能,因此也只能点击同意。但设想一下,如果能做到授权最小化,比如现在应用要扫描二维码,就要获得相机权限,那能不能只给出扫码结果,而不需授予相机权限呢?原生鸿蒙就可以具备这个能力,从传统的管权限走向了管数据,实现用户需要哪张图片,应用就只选取这张图片,保护用户隐私。

不仅如此,HarmonyOS NEXT还具备防位置替换欺骗、安全摄像头、防人脸图像篡改等能力,这些能力能极大增强银行金融类应用的安全性。

4:全场景协同

因为现在各种类型的终端很多(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车机等等),因此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适配各种终端工作量很大。

鸿蒙开发了各种全场景协同的组件,例如可以跨设备剪贴板组件ArkData Kit, 可以在不同屏幕间拖拽组件ArkUI,可以直接无线投屏(例如把手机屏幕投到显示器上)的组件AVSession Kit等等。不仅开发者开发更方便,低代码实现多端适配,消费者使用时在各个端侧流转也非常方便,前面说的钉钉的鸿蒙原生应用,开会从手机到车机无缝流转不中断就是例子。

5:提升应用的编码效率

像WPS Office就开发了鸿蒙原生应用,要知道WPS可不是一个小软件,它的代码高达4000万行!这种千万行代码的大型应用开发工作量可不小。鸿蒙针对此种情况,专门提供了各种开发套件,包括AppGallery Connect、HarmonyOS Design、 DevEcoTesting、ArkCompiler、DevEcoStudio,提升开发效率。6:共建鸿蒙开发工具

这和上一条类似,提高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效率,离不开各种开发工具,而光靠华为开发显然不够,也需要伙伴参与。蚂蚁集团的mPaaS移动开发平台,就已全量适配鸿蒙100余个SDK,并提供20余项安全能力,在实际开发场景中,可让一站式开发速度提升1倍、成本降低40%,让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变得更简单。

目前包括华夏银行、广发银行、中石油、中国移动等超过200个App,就通过mPaaS启动了鸿蒙开发测试。而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中间件平台,mPaaS拥抱鸿蒙,也将加速中国数以万计应用的鸿蒙化进程。

500

7:开放各种端侧AI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是各种应用不可或缺的能力,华为将多年积累的AI能力和鸿蒙原生应用生态相结合,带来了全新的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 Intelligence)。并且HarmonyOS NEXT首次将AI能力融入系统,赋能生态。

小艺升级为小艺智能体,可执行更复杂的操作,并在端云大模型协同和意图框架的加持下获得更好的场景感知、意图识别和用户理解能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所需个性化服务。

HarmonyOS NEXT也为鸿蒙生态带来了强大的AI能力,提供各种AI控件,各种应用都可以调用这些AI控件来提升自己的智能化能力,比如朗读页面、自动填充表单、图文翻译、人脸检测等等。实现低至1行代码调用AI能力,应用AI化零成本。

500

注意到了,这七条路径,除了有两条是提升应用的安全隐私性和联合优化外,其他五条全部涉及到如何提升应用开发者的效率。这就体现了鸿蒙对于应用开发者的重视,毕竟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必然是操作系统和开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开发者效率越高,开发应用越舒服,开发出的应用能力越强,则这个操作系统越是壮大。从去年9月宣布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以来,仅仅几个月,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跑出了惊人的速度,甚至准备1年内(到今年Q4)就要商用,而这如果没有大量伙伴和开发者的参与,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鸿蒙团队显然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以至于余承东在主题演讲中专门安排了感谢各个伙伴一路支持的环节,而台下坐着的则是几个月来投入大量精力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大量合作伙伴。而今年Q4的原生鸿蒙的,也需要伙伴和华为共同努力继续冲刺。

500

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如果能在今年顺利诞生,其意义将不仅是中国在进入IT时代之后第一次真正的拥有了全球性的独立操作系统,而且将会带动一个新产业的诞生。

首先,HarmonyOS NEXT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而是一个包括平板电脑、PC、手表等各种可穿戴式设备、汽车等的全场景操作系统。

未来随着鸿蒙操作系统走向全球,这也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因此这个产业的市场空间不仅仅是在中国甚至全球实现对安卓、iOS的份额替代,同时也是有很大的增量空间,就以汽车为例,全球没有搭载智能操作系统的汽车存量还有几亿辆。而率先在2024年加入的公司、地区和开发者,也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就跟当年的第一批iOS和安卓开发者一样。

就以深圳为例,其2024年3月发布的《深圳市支持开源鸿蒙原生应用发展2024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在2024年底实现:

深圳企业开发的鸿蒙原生应用软件数量占全国总量10%以上。

深圳政务服务、教育医疗、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生活保障、文旅体育等各类垂直领域实现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全覆盖,满足消费者“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应用软件所需。

深圳主要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鸿蒙原生应用软件开发培训课程,取得资质的鸿蒙开发者数量占全国总量15%以上,拥有鸿蒙开发资质的软件企业超千家。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一直说,新产业的诞生往往会重新塑造全国乃至全球的区域格局,同时又是普通人的巨大机会,那些抢先识别出新兴产业的地区和国家,都会在后面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从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到电动汽车产业都是如此。而普通人也会在新兴产业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机遇。就像上面说的,深圳主要高校和培训机构都要开设鸿蒙开发培训课程,这会带来多少鸿蒙授课教师的缺口?

深圳各种垂直领域都要实现鸿蒙原生应用软件覆盖,这又会带来多少对于鸿蒙应用开发者的需求?

以后鸿蒙系统不只是在中国替代安卓和iOS,如果有一天走向海外,也会带来在全球新的工作岗位需求。

中国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到目前(2024年6月)为止,全国的鸿蒙开发者数量已超过254万,应用开发者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827亿次,换句话说,鸿蒙不只是华为的某个团队,而是由几百万人一起参与打造的生态体系。

当然,作为一个还在持续迭代中的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接下来的发展,需要更多开发者去不断体验,并贡献自己的建议。

我们都要以宽容之心去对待鸿蒙的成长,一起见证并推动四季度原生鸿蒙的正式商用。当中国有一批人有了独立打造操作系统生态的能力和经验之后,还会像其他行业一样,这些能力和经验会很快被其他企业学习和复制,以后中国可能还会有不止鸿蒙一个独立的原生操作系统出现。

500

我希望几百万人一起参与的鸿蒙能成功,毕竟有了第一个,以后中国才能有更多个。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