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天这舆情,姜萍事件的真假想尽快得到个清晰明了的结论可不容易了

这事发展到现在,抛开并不直接相关的舆论场广大网友们,基本就分成两方。

甲方,肯定支持其为真的。

乙方,质疑其为假的。

其中,甲方还包括:

甲A:参赛当事方;

甲B:赛事举办方;

甲C:客观为其为真站台背书的官媒、严肃媒体、自媒体等。

另一方,乙方则包括:

乙A:(部分)数竞相关从业者

乙B:(部分)高校数学专业师生们

虽然最近两天舆论变化风起云涌,但参考各方新言论,我个人对近期能得出确定性结论的可能性表示谨慎悲观。

从甲乙双方能量能力对比上就能看出,即便乙方观点正确,其获得舆论场胜利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但,有一个方法可以在哪怕整件事都被拖延敷衍过去的背景下,也能看出真相的端倪。

就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既然持怀疑立场的乙方,本就是国内各高校数学专业的师生,嗯,部分师生,

那么,哪怕事件的真相因为甲方过于雄厚的能力而无法在舆论场上再掀起什么波澜,

可越是如此,乙方的质疑与不满就会越发强烈。

乙方目前最能打动人心的发言是“从事数学科研这个寂寞又清贫方向的人,看不得自己由衷敬畏甚至信仰的数学被人如此玷污”。

那么如果乙方观点为真,他们一定会发动自己学术圈内志同道合的人努力为自己的专业乃至信仰发生。

即便势力远不比甲方,他们也一定会在一些事情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比如,这场赛事前几届通过初赛和决赛得奖的名单中,大部分依旧是国内各高校师生

如果乙方的证据足够打动国内数学专业学术圈,只是无法把它们传递到被甲方封锁的大众舆论场,那么至少,2025年的参赛名单中,不应该再出现太多的国内高校数学专业的师生。

如果明年,参加这项赛事的数学专业师生数量或比率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

那也能说明,乙方的观点哪怕在数学专业内,也没得到认可

对于并不直接相关的网民看客而言,也就更不需要再为这事的真伪费什么心。

当然,还是希望能尽快有个确实的答案,不用等上至少一年。

最后,目前赛事举办方官网还有往期入围及获奖人员名单

有兴趣可自行全部下载。

上传张当样板: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