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望亭电厂

500

  

望亭发电厂始建于1956年,是江苏电网和华东电网主力电厂之一。

望亭电厂位于苏州和无锡之间的望亭镇,位置十分优越:既毗邻京杭大运河,又紧靠沪宁铁路,电厂发电燃料的运输十分方便。

 

望亭电厂是中国众多火力发电厂中的一员,它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电力事业发展筚路蓝缕的历程,也见证了新中国电力事业的壮大和辉煌。

从早期艰难的发展,到21世纪后通过技术改造重新焕发生机并不断发展壮大,望亭电厂的发展历程也正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

 

 

2000年前望亭电厂的发展

 

望亭电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大型发电厂,是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69个中心电站之一,于1956开工建设。

当时上海及周边地区电力供应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建设一批新的电源点迫在眉睫。但是当时上海仍然时常受到美蒋飞机的骚扰,为了保证新建电厂的安全,电力工业部和上海市委决定将发电厂的位置选在苏州望亭。

望亭距上海有100多千米,而当时飞机的航程有限,距离的延长使得电厂位置超出了敌机的攻击范围,从而确保发电厂的安全。

这就是望亭电厂虽然建在江苏,却隶属于上海电业管理局的原因。

 

1990年前望亭电厂分四期建设了13台机组。

 

1、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安装4台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2.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合计8.8万千瓦,占当时全国规划装机容量的9.2%。

1956年9月破土动工,1958年6月30日竣工。

500

 

2、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安装了6台机组,包括3台从匈牙利进口的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国产2.5万千瓦和2台0.6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合计11.2万千瓦。

二期工程于1958年4月16日动工,1959年12月竣工。

 

望亭电厂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安装的机组都是中压机组,装机容量占同期上海电业管理局装机总容量的36%。

500

 

3、三期工程

三期工程建设2台国内生产的3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和2台亚临界压力1000吨/时燃油直流锅炉,这是当时全国安装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2台机组分别于1974年11月16日和1976年10月29日投产发电。

 

4、四期工程

四期工程建设1台国产30万千瓦燃煤机组,是压油改造扩建工程。

1986年6月27日破土动工,1987年9月进入全面安装,1988年12月竣工调试。

 

经过四期工程建设,到1990年望亭发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0万千瓦,是全国15家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的火电厂之一。

500

 

望亭电厂前四十年的发展是中国电力工业初期艰难发展的缩影!

中国电力工业初期主要是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支援下发展起来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不仅提供了电力工业发展的发电设备,而且派出了专家帮助设计、指导安装。

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失去外援,只能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己制造装备,自己设计安装。望亭电厂二期工程就有3台机组是国产机组。

 

中国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不仅有能力掌握苏联的技术,而且有能力在苏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望亭电厂三期工程安装的就是中国电力工业第一台大容量亚临界火电机组:中国第一台3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分别安装在望亭电厂—燃油机组和姚孟电厂—燃煤机组。

虽然这台机组的设计制造都不完善,而且在当时特殊的时期制造的机组质量问题更多,投产后也是经历了诸多磨难,但最终经过设备制造厂家和电厂的共同努力使得这台机组能够顺利运营,望亭电厂也在电力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望亭电厂三期工程安装的两台机组是燃油机组,这还有当时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时代原因。

文化大革命时期,煤炭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导致国内煤炭供应十分紧张。但文革时期国内石油的供应却十分充裕,大庆、胜利等油田的顺利开发使得石油产量增长很快,甚至到了国内炼油企业无法消纳的地步。

因此70年代电力工业把部分燃煤锅炉改为燃油锅炉,新建的火电机组也有不少燃油锅炉。

 

直接将石油烧掉十分浪费:石油不仅可以直接出口换取外汇,而且通过深加工可以生产塑料、化纤等各种高价值的产品。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煤炭供应的增加,电力工业又实施了“油改煤”工程。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华能集团就诞生于“油改煤”工程:国家授权华能改造电厂燃油锅炉并将节省下来的石油用于出口,华能通过“油改煤”工程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国内主要的发电企业之一。

望亭电厂在80年代也实施了压油工程改造,建设了第3台亚临界燃煤机组。

 

 

2000年后望亭电厂的发展

 

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望亭电厂就开始持续进行发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望亭电厂改造的第一步是拆除已运行30余年总容量为20万千瓦中压机组,投资再建1台国产引进型30万千瓦燃煤机组(编号为11号机组)。

 

500

2003年,中国电力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改革,望亭发电厂划归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在国家“西气东输”能源战略的驱动下,望亭电厂引进了美国GE公司生产的两台39万千瓦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这两台机组不仅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而且使用更加清洁的天然气,使得望亭电厂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变。两台燃气机组的投产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发电容量,而且减少了发电厂对周边环境污染。

这两台燃气机组在2004年1月奠基, 1号燃机在2005年8月点火和并网发电,2号燃机在同年12月点火启动和并网发电。

 

2007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能源政策,望亭电厂先后拆除了两台30万千瓦燃油发电机组,并开工建设了两台66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2009年,望亭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这是上海汽轮机厂自主开发的首台超超临界机组。

两台66万千瓦机组的投产,不仅使得望亭电厂的装机容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使得望亭电厂的燃煤发电设备也达到了先进水平。

 

2022年,望亭电厂燃气机组二期项目获得批准。

燃气二期项目将安装两台48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新机组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加望亭电厂的装机容量。

两台燃气机组投产后,望亭电厂的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以上,电厂装机容量和技术水平继续领先。

 

500

望亭电厂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火电厂前列。

1990年4月7日江泽民同志亲自向望亭电厂颁发了全国现代化企业管理最高荣誉“金马奖”。

2018年4月21日, 历经两年技术攻坚,中国华电集团江苏望亭发电厂协同集团旗下华瑞燃机服务有限公司,成功打破美国GE公司关于发电机组检修维护的技术垄断,成功完成了企业2号燃机的自主检修。正值“中美贸易战”鏖战之时,攸关电力行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技术又再添一枚“中国砝码”。

 

 

望亭电厂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

 

望亭电厂的发展充分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燃料结构变化,而望亭电厂自身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壮大的一部分。

 

在50年代,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机械工业实力还很薄弱,尚无法完全满足国内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此时还需要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中温中压发电机组。望亭电厂一期和二期工程安装的机组主要就是从东欧国家进口的。

随着中国电力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望亭电厂三期工程安装的两台30万千瓦机组都是国产机组,特别是12号机组是国产第一台亚临界火电机组。

随着中国电力设备制造技术的继续发展,望亭电厂2000年后建设的两台66万千瓦机组是超超临界机组,这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燃煤火电机组。

 

望亭发电厂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中国电力企业成长的时代缩影。

望亭电厂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老电厂更新改造实现重生的过程。

望亭电厂在1990年时装机容量就已超过百万千瓦,成为当时国内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15家大型火电厂之一。

但是当时望亭电厂发电设备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不仅有数量不少的中压机组,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也是早期的国产机组,设计和制造都不完善。

2000年后,望亭电厂通过持续的改造装备了更先进的火电机组,建设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代表了未来火力发电低碳、高效的发展方向,望亭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万千瓦。

 

望亭电厂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从弱小到壮大的发展过程。

望亭电厂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电厂通过改造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

望亭电厂通过持续的改造进一步扩大了装机容量并焕发了新生,将继续为中国电力工业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中国电力工业志》

2、《江苏省志-电力工业志》

3、《望亭发电厂志》

4、《望亭发电厂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