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成为西方的一块招牌?

近些日,有三件事对俄乌冲突产生重大影响,正在改变着俄乌冲突的性质。第一件事就是美国和乌克兰签订了一个十年安全协议,似乎预示着西方要把俄乌冲突维持到十年以上;第二件事是七国又开首脑会,加大了对乌克兰支持的力度;第三件事是在瑞士召开的所谓和平峰会。

这三件事归结到一点上,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不断地强化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和政治舆论支持的同时,开始全面控制俄乌冲突中的乌克兰,且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再只是武器装备的升级,还放开了乌克兰用西方援助的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的限制,虽那个白等口头上又否认了美国的这一默许,但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的事已然无改。乌克兰现有的武器装备难道不都是西方武器吗?乌克兰只要攻击俄罗斯本土那就是用西方武器攻击的。

由此可见,西方在没有摧垮俄罗斯或者是削弱俄罗斯的情况下绝不会允许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谈?也就是不能让俄乌冲突结束。

那么,西方想在俄乌冲突中得到什么?

就俄乌冲突战场形势来看,西方的目标也是底线不过是保证乌克兰不能输,一直拖住俄罗斯,以拖待变,普京能再坚持十年吗?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俄罗斯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下能不能一直撑得住?这是西方人的疑问,正是这一疑问的存在,西方人鼓着劲地支持乌克兰打下去。

可在这一场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能得到什么?只要乌克兰打不赢,那乌克兰失去的将会永远失去,问题是乌克兰能打赢吗?

从俄罗斯提出的谈判条件来看,乌克兰已基本失去了原来的乌东四州,至于敖德萨、哈尔科夫能不能保住现在还难以断言,如果冲突长期持续下去,最终乌克兰能否存在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即使西方全力支持乌克兰,乌克兰也有可能是一个被打残的乌克兰,一个被打残的乌克兰是乌克兰人愿意看到的还是西方愿意看到的?一个被打残的乌克兰还是原本意义上的乌克兰吗?

二战后,西方到处侵略,肢解一些国家,如今回旋镖来了,西方支持的国家要被肢解了。

现实告诉我们,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没有为乌克兰着想过,表面看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连续不断,援助不断升级,但这没有改变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态势,能称的上战果的就是在消耗俄罗斯,可这同时难道不是也在消耗乌克兰、北约、美国和整个西方?

回顾俄乌冲突的战场变化态势,可以发现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采取的是一种战场上最失败的“添油战术”。这种出现在乌克兰的“添油战术”本质上是西方保证让乌克兰能对抗俄罗斯,仅仅是对抗而已,却不是想打败俄罗斯的架式,尽管西方有人放话一定要打赢俄罗斯,但在战场这是没指望的。世人都明白若想打赢俄罗斯,北约必须直接进场,它敢吗?至少目前还不敢。

核威慑还真的有用。

其实,俄乌冲突的要害对西方来说根本不在乌克兰能否赢,而在乌克兰能否输得不彻底。

也正是为保证乌克兰撑得住,西方不断地升级对乌克兰的援助,不断地延长升级动作,结果就是让世人感觉俄乌冲突越来越走向一种长期战争的态势。由于西方对俄乌冲突的控制,俄乌冲突不再是俄乌双方,而是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的冲突,也就是不能指望俄乌冲突短期内结束,至于“和平”那不是西方追求的,问题在于乌克兰能否撑得住?

有人猜测,西方之所以要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长期战争,是因了两个阿富汗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苏联打阿富汗的战争历经十年败走麦城;美国伙同北约打阿富汗的战争,历经十八年步入苏联的覆辙,灰溜溜地跑了。这两次战争因长期打下去得到的都是一个结果,苏联撤出了阿富汗;美国和北约也撤出了阿富汗,阿富汗赢了。

依此例,西方在赌俄罗斯打不赢乌克兰,最终还是要撤的。

但乌克兰与阿富汗有可比性吗?“光脚”的可以不怕穿鞋的,阿富汗在这两次战争中始终扮演着“光脚”的角色,可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是“光脚”的吗?

看看乌克兰背后站的“国际大佬们”,有联合国的“三常”,有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北约,有世界最发达的三十多个西方国家,按照俄罗斯与西方整体对抗的基本态势来论,那个“光脚”的是俄罗斯!

俄罗斯还能怕谁呢?要说打不赢的应是西方国家。

近一个时期以来,乌克兰已出现兵员枯竭的现象,如今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各类媒体开始对乌克兰征兵的做法冠以“拉壮丁”一词,媒体的这一说法很客气,实际上就是“抓壮丁”,根本不顾乌克兰普通百姓们的死活,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抓壮丁”的一方一般都是输的一方。

乌克兰的妇女、老人、残疾人都开始上战场去实现“司机”要求的“保家卫国”的承诺,如此现象的出现,乌克兰能不能打下去是有疑问的?真要战斗到最后一人吗?

乌粉们鼓吹说这体现了乌克兰的顽强斗志,体现 了乌克兰保卫国家的决心,体现了乌克兰为国家不惜一切的勇气。

说词很动听,形容的也很漂亮,现实呢?现实是俄乌冲突战场上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变化,也就是西方正在全面控制俄乌冲突中的乌克兰,乌克兰正在变成提线木偶。无论是乌克兰人的勇气、决心还是斗志,不过是让乌克兰军队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炮灰战士而已,而操控战场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和西方的雇佣军,西方国家成为俄乌冲突的主角儿,乌克兰不过是西方控制的傀儡。

当F16战机出现在乌克兰上空时,当西方各国援助的各种导弹射向俄罗斯时,俄乌战场上难道不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不是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乌克兰的军队更像是当年纳粹统治乌克兰时的伪军。

可以想像,假如乌克兰真的战至最后一人,西方还是会以乌克兰的名义与俄罗斯打下去吗?那得需多少雇佣军来代替乌克兰的军队?现实当然是不会等到乌克兰人打光的那一天。因为如今的西方雇佣军不再是悄悄进入俄乌冲突的战场了,雇佣军现象开始公开化,而真正重要的是乌克兰军队已是西方的雇佣军!

目前,乌克兰有多少西方派进来的雇佣兵有不同的说法,有多少西方驻扎在乌克兰的军事基地似乎也并不明确,但北约和美国已不再否认雇佣军和军事基地在乌克兰的存在。

俄乌冲突战场上的新变化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俄罗斯与西方所有国家的对抗基本上是一种宏观的国际对抗现象,金融制裁,经济制裁,输送武器,乌克兰在战场上是对抗俄罗斯的主体,西方雇佣军只是当指挥,当谋划,提供电子战信息和装备,当督战队,最多是玩些特战行动,现在不同了。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抗正在转变为一种微观的国际对抗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西方武器全面武装了对抗俄罗斯的乌克兰军队,西方武器控制了乌克兰军队,且西方雇佣军越来越深入到战场中代替乌克兰军队。按照西方要长期拖住俄罗斯的设想,不仅在援助武器上呈现不断“添油”的现象,还会不断地投入更多的雇佣军。

重要的是乌克兰怎么打已是由西方国家说了算的,给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乌克兰军队只是炮灰而已。

如今的俄乌冲突体现到战场上已不再是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作战,而是西方人与俄罗斯人作战,俄罗斯一个国家与西方所有国家的作战具体化了,“光脚”的阿富汗能打到底,“光脚”的俄罗斯同样也能打到底。

俄乌冲突至今,世人都不太明白乌克兰怎么会走到这一步?越来越多的人预测乌克兰的解体是早晚的事,呜呼,乌克兰竟然是自找的解体?

问题在于俄乌冲突中的乌克兰被西方国家所控制,乌克兰已然没了自主权,乌克兰实际上就是西方对抗俄罗斯挂起的一面招牌,不管乌克兰愿意不愿意,乌克兰作为西方的一块招牌得任由西方摆布,一旦挂起乌克兰这块招牌的绳子断了,招牌还在吗?乌克兰还能自处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