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和中国航天的差距有多大?

有人最近总在问:星舰和中国航天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太大了,因为一个是实际干了很多大事了,另一个还是“实物版PPT”。

航天是个“送荷载上天”的系统工程,送人也行,送物也行,送条狗都行。

星舰第四次试射了,送了多少“荷载”上去?进入了什么轨道?星舰号称的技术目标是——“重复使用状态下将能够搭载高达100吨的载荷进入轨道,甚至运载人和货物前往月球、火星等”。

目前,星舰的所有发射都是“空载”,空载都没能完全成功……你谈它“技术先进”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500

500

星舰目前因为结构超重,防热结构(隔热瓦)未定型,加装九吨的热分离环,猛禽发动机可靠性不足……使星舰目前根本达不到当初宣称的100吨以上复用运力的水平。星舰前四次发射都没带任何载荷,马斯克自己说也就四五十吨的水平,远不如殖人们满嘴放卫星的“100吨、150吨、200吨”。

你要说长征系列火箭的设计运载能力不如星舰,那确实不如,但谈这个之前,星舰总得运点什么吧?长五虽小,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实打实的25吨,星舰目前是0……

东大的航天技术确实不算太强,但好歹都把“荷载”送上天了,嫦娥被送到月球了,祝融被送到火星了,天宫空间站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宇航员和科学家在其中工作,月球探测器还带着月壤回地球了……星舰做到哪一个了?

星舰的“登月方案”连NASA都觉得离谱,因为它要在进入地球轨道之前要使用另外一台火箭进行“对接加油”……在近地轨道上将燃料从一艘星舰转移到另一艘星舰,甚至还要“多次加注”。PPT做得漂亮至极,可是连空X的亲爹NASA都不信。

连上个环地轨道都费劲,还天天喊着“去火星” ,吹嘘什么“星辰大海”、“人类之光”?我就想问,“美国每年饿死的2万人”(美国的爹、内塔尼亚胡说的)、“美国每年枪击被打死的4万人”、“美国遍地毒鬼、流浪汉、屎尿遍地、丧尸围城(马斯克说的)”……这些人看到星舰放烟花,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吗?什么时候精神美国人、“殖人”们开始痴迷“宏大叙事”了?

500

航天是个复杂工程系统,火箭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国航天除了射火箭之外,还要搞宇宙探索、国防工业、地球测绘、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太空生命维持系统、能源化工、战略导弹防御系统(CNMD)、已经研发成功的亚轨道飞行器、空天飞机……这些领域,你觉得星舰能做几个?某些领域别说星舰了,整个美国都没做到。

美国连高超音速导弹都没有,空间站还要用俄国人的老物件,至今没办法“重返月球”,还要借东大的“鹊桥”中继星,甚至连正经的软着陆都做不到……这些更迫切、更近的领域,怎么不见星舰去帮个忙?

中国航天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天测控系统,这是为了将来探索宇宙之路做的“基础建设”,星舰在这些方面,一点工作都没做,就忙着试射大推力火箭了。

就算单论大推力火箭,东大也是全球前三的水平,最新消息——载人登月用的“长征十号”,已经在14日成功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长十火箭总长92.5米,起飞重量约2189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我们的宣传太老实了,只说地月转移轨道27吨,从来没提“近地轨道70吨”!(而马斯克的星舰,什么都没搭载、一次都没真正入轨,就敢吹“近地轨道100吨”了)……殖人们挂在嘴里的“一发一个空间站”,长十是可以实现的。

500

500

无论是长征、星舰、sls都是化学火箭,本质上没有什么谁高谁低,可某些人非要吹出“降维打击”的感觉,那就可笑了……

500

500

你以为可回收火箭东大就没有做吗?你以为大推力发动机东大就没有做吗?你以为商业航天、东方版“星链”东大就没有做吗?你以为快速迭代、多路径的航天东大就没有发展吗?

等着看吧,你们现在吹的马斯克“白菜价”航天的回旋镖,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到自己脸上。因为这里才是全产业链、规模化、成本优势最大的地方。

只有内里空虚、输红了眼、有今天没明天的赌徒,才会在某个小领域里孤注一掷,“赌国运”。

当年德国纳粹也是搞出了人类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和第一枚导弹。德国纳粹也以为靠一两件看似高科技的玩意能改变牠们的命运,结果呢?还不是被真正的超级工业国碾压?

欧美日韩这些年放的“卫星”还少吗?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常温超导、氢能源、元宇宙、chatGPT、sora……哪个不是一套演示秀得全世界头皮发麻,结果呢?

现在来看,他们才是真正沉溺于宏大叙事,攻关专挑最难的(反正攻不破,只顾装逼编故事),但对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装聋作哑,这就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最可笑的是,殖人们一边吹嘘马斯克的猎鹰、星舰,把马斯克捧成人类之光,但在马斯克对中国各种推崇的时候......立马暴跳如雷,又把马斯克批倒批臭.....

500

最后回到航天,人类历史上最全工业门类、最强工业基础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不需要去“选路线”、“赌未来”,因为它会自然而然把所有路线都走一遍,然后让竞争者无路可走。

人类航天有许多种未来,马斯克的技术路线有价值,但“马粉”们颅内高潮的那个未来,绝不会出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