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一身反骨的影帝,已老实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吴镇宇又出圈了,这次同样是“好笑”——

一档综艺里。

烟雾缭绕中,吴镇宇带妆出场。

乾坤圈,丸子头。

老年版哪吒登场,说不出的怪异与离谱。

500

网友此刻的心情纷纷be like:

六旬老汉赚钱不易。

500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吴镇宇仿佛变成了综艺咖,在探案节目里和徐志胜相爱相杀,在演技综艺里又成了怼流量的嘴替。

以至于人气都已经高成这样了。

但主演的电影,豆瓣评分7.4的《谈判专家》,依然不温不火。

500

可惜吗?

可惜。

不过更可惜的是,Sir在看完《谈判专家》后忽然意识到,在当下的影视圈,能够让吴镇宇发挥其演技最强处的土壤,似乎也消失了。

他只能如其他优秀的演员一般。

在一些扁平化的角色里,缝缝补补。

如今。

所有人都知道吴镇宇是演技派,是影帝。

可他到底厉害在哪里?

或者说。

在香港电影里,他“拍烂片但不拍烂角色”的底气是什么?

今天,Sir就试着来唠唠。

一个被“封神”。

也在被边缘的,演员吴镇宇。

01

提起吴镇宇,在他的身上始终会有这么一个标签:

最强反派。

500

不仅是因为演得多。

500

500

500

更重要的。

是因为他在千篇一律的反派形象里,演出了差异感,乃至反差感

举例来说。

他被提及率最高的两个角色——

靓坤(《古惑仔1》)与倪永孝(《无间道2》)。

前者如火,逞凶斗恶的街头霸王,坏得明明白白,贱得坦坦荡荡,淫得明目张胆。

500

后者如水,黑帮家族唯一继承人,在外示人永远一幅文质彬彬佳公子的模样,实际不动声色地下一盘杀人诛心大棋。

500

一个明着坏,一个阴着狠。

这里当然能看出吴镇宇对角色惊人的理解力,他会在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设计无数的小动作,以增强角色的独特性。

比如插兜走路。

同样的动作放在这两个角色身上便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特质——

靓坤是吊儿郎当地大摇大摆,有种狗经过都会被踹一脚的张狂感;

倪永孝则是不缓不慢地走两步,把话带到位,绝不多走,剩下的事就是小弟们的功夫。

500

500

一动一静。

躁动感与压迫感就呈现了出来。

而这。

也是大家津津乐道,觉得吴镇宇演技好的最直接原因。

但只是如此吗?

或许是反派的特质太张狂,也或许是这些动作太显眼,Sir倒是觉得,这些被人们夸赞的“霸气外露”,其实掩盖了吴镇宇真正的杀手锏。

他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肢体。

而在眼神。

也正是如此,相比于那些外放的反派角色,Sir更爱吴镇宇在一些正派角色中的表现。

尤其是他出演的那些傻傻的好人。

500

香港演员中无出其右。

还是举个例子吧,《朱丽叶与梁山伯》的佐敦。

乍看只是一个街头烂仔,穿得流里流气的,还有点混不吝的小机灵,但是当他遇上事的时候,那股性格里的傻劲就出来了。

怎么演?

看眼神。

大佬的眼神,是轻松的,既有淡淡的威慑力,又在打量、玩味,因为眼前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500

佐敦在大佬面前,他抬眼望向大佬的眼神是弱的、无措的,不知道怎么办但硬撑。

500

在绝对碾压下,佐敦原本的混不吝就露怯了,之前的小机灵就变成了不机灵。

不过,这种对比显示出来的,还只是佐敦不那么聪明、不那么有能力。

关键在于下一步,眼神与行动的反差感。

眼神总是在表示:茫然,疑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身体已经随着想法和性格做出行动。

分享一个片段。

佐敦帮大佬做事,大佬说好手枪就放在厕所水箱里,结果佐敦找不到。

从厕所走出来的佐敦,眼里先是在思考,到底哪个环节做错了?

500

然后深呼一口气,目光下垂,摇了下头。

他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

500

如果只是到了这一步,那吴镇宇表现出来的,还只是“笨”,不太聪明的样子。

有意思的是下一步。

他顿了一下,然后动作提速,眼神发狠,决定去把事情做完。

你以为他想明白,但是在不自觉眨眼的动作中,暴露出他还在纠结。

500

在这个过程中,佐敦无一句台词,吴镇宇用眼神戏完成了整个表达,也为佐敦的“傻气”划上句号——

对于一个认死理的人来说,做一件事不是因为想通了,而是想不通也要去把事情做完。

所以你看。

这样单凭眼神的变化就能完成角色塑造的演员,香港还能找出几个?

02

Sir知道你必然要提及梁朝伟。

没错,梁朝伟是香港演员中,公认的最会用眼神演戏的人,也是吴镇宇训练班的同学。

可在Sir看来。

吴镇宇在用眼神演戏这件事上,其实不遑多让。

500

△ 吴镇宇说,当年为了锻炼“眼技”,每天盯着天上翻飞的燕子看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

在第34届金马奖上,两人都入围了影帝,一个是群戏《枪火》,另一个是梁朝伟拿了戛纳影帝的《花样年华》。

可结果呢。

那一年,吴镇宇赢了梁朝伟,荣登影帝宝座。

为什么?

评委会的致辞是:虽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让他一下就跳出来。

没错,吴镇宇是靠眼神戏,打败了梁朝伟

是不是有些难以想象?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枪火》,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结果,也顺理成章。

简单来说。

相比于其他人,吴镇宇无时无刻不在用眼神塑造自己的性格。

作为保镖,该有什么特质?

紧张。

警惕。

于是你可以看到,他一出场,不需要任何对白,这样的人设便立住了。

500

用眼神打招呼,礼貌一下。

500

用眼神当杀手,即使镜头是一个虚化的处理,也能直观看到阿来的眼神语言,警惕。

500

但仅仅如此吗?

不。

一个片段。

几番枪战后,终于找到了对方的杀手是谁,阿来等人安静等到上头的命令,嗯,要一了百了。

听到队友的话,阿来没有说话。

按道理,任务结束,值得高兴。

但此时阿来的眼神,是难得的放软、柔和,露出一瞬间不忍,但也只是一瞬间,将“我们真的要杀他吗”的疑问压下来。

行走江湖,只能心狠;但是看到活生生的人要死去,还是有刹那的悲悯。

500

虽然没有这一个眼神,吴镇宇的阿来依然精彩,但是多了这一个眼神,“暴躁大王”阿来的性格就更有立体度,不止狠,还有柔。

所以说到底,如果说梁朝伟的眼神说增加了故事的丰富度,那么吴镇宇,则是拓宽了剧本的纬度。

是的。

这才是吴镇宇真正厉害的地方——

通过细微的眼神差别,便可以让角色拥有多一层的底色,甚至有时候,给出剧本之外的东西。

就像Sir前面提到的《朱丽叶与梁山伯》。

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之感动?

吴镇宇的深情?

恰恰相反。

整部电影中,佐敦对Judy的感情,并非是一种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爱。

相比于爱情。

他演的是“同类”。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点出了自己理解这个角色的钥匙——

你可以用同性恋的心态去了解这个人,同性恋的人一看就知道对方是不是同性恋,找死的人一看也就知道对方是不是找死的人,眼神就很熟悉。

也就是说,他所演出的,是底层社会两个活不下的人的相互依偎。

也正是如此。

当佐敦临走前,给Judy留下一句:

等我,我回来吃饭

500

观众所感受到的,不止是爱情,而是一个觉得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变得”有所谓“。

500

500

说白了。

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饰演一个角色,他们扮演的往往是角色本身,而对于吴镇宇来说,他扮演的,是角色的底色。

是那些言外之意

也正是如此。

你可以看到在他主演的很多电影里,我们能记住的,往往是这种神态复杂,却又值得反复琢磨的眼神戏。

500

500

500

500

500

而这些眼神戏。

也让他即便演出一个苍白的角色,依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常说吴镇宇有烂片而没有烂角色。

原因,也在于此。

03

但,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现在的吴镇宇。

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深入人心的角色出现了。

是安于舒适区吗?

理性来看,似乎也不能这么理解。

就像《谈判专家》。

你肉眼可见,他对角色的塑造,其实很用心思。

就拿其中一场戏来说。

他饰演资深谈判专家,上一秒还礼貌客气,身体微微前倾,摆出倾听的姿态:

我上来了,什么事?

500

感受到对方的抗拒和敌意,转成“以毒攻毒”,神情像是微微激怒的样子,尽显嘴强优势:

-没诚意就别谈

-我为什么要有诚意

是你点名叫我来的先生

我跟你也不熟

500

整个人的表演状态十分松弛,仿佛只是在和刘青云斗嘴,但眼神里始终带着观察和探究。

以至于不少网友看完电影之后,都感慨吴镇宇的演技:

这演技怎么看都舒服

特别是吴镇宇,越来越没有表演痕迹

500

500

但问题是,如果你和他以往的角色比较来看,会发现这一次,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出彩。

其原因,或许不是不愿。

而是不能。

一个可对比的角色,是《爆裂刑警》里的Mike。

在那部电影中。

吴镇宇饰演的,同样是一个心软的警察。

有一场戏。

Mike见到一个老婆婆被邻居找上门,恶声恶气地怒骂。

500

就如《谈判专家》中的纸皮婆婆一样,无亲无故,年老体弱,想用仅有的钱买半碗面,但被老板生气地赶出去。

此时的吴镇宇直接温声细语叫停老板,表示买多一碗面给婆婆,然后直接过去扶婆婆一起坐下。

而Mike时期的吴镇宇如何处理?

暴打邻居一顿,让他给阿婆道歉。

500

你看。

同样是善良的人,同样是警察。

但那时候的吴镇宇可以探求人物内核的多种可能性,并不表面地处理一个角色,而是把他内心压抑的部分演绎出来,哪怕是不那么正确,也无关紧要。

看到被男朋友遗弃的孕妇过得辛苦,Mike想帮她一把,让她日子过得轻松点。

怎样轻松?要有钱啊。

于是他一边去勒索通缉犯,提出一手交钱、一手放人,同时又去通知同事,免得通缉犯真的跑路成功。

最善恶难分的一幕,便是同事与通缉犯扭打一团,中枪的Mike一边捡钱,一边留意动静。

500

一个好人,依然会有怒气,依然会有以不够善良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时刻,甚至会有私心。

但这种正派反演,在当时不会令Mike的善良有了污点,还演出一个好人的多面性。

而现在。

正派只能正演,不能有半点瑕疵,永远与正派主角站在一起。

而他,也只能在同质而单薄的人设上,缝缝补补,只求这个角色的可信度了。

没错,这是一个“去杂质”化的时代。

人们打心里觉得,正派形象就不该有一丝污点,否则就是用心不良,人们更坚定地认为,负面的情绪不该展示,否则就是抹黑。

大量拍出来的电影没等上映就彻底消失。

电影的创作战战兢兢,只能在光照最亮的地方,原地踏步。

至于演员?

抱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并不需要你给电影加什么言外之意。

以至于吴镇宇即使仍在继续发力,如《脱皮爸爸》从79岁演到19岁,或如《浊水漂流》突破戏路,极其社会写实地扮演一个社会流浪汉。

500

500

要么影片本身质量平平;要么传播范围有限,无法触达更广阔的观众。

500

当我们谈论起这个好演员的时候,便只能一次次回到过去寻找。

说到这里。

Sir想起当年《古惑仔》的某些传闻,这是吴镇宇一举成名的作品。

据说。

古惑仔在当时风评非常之差,整天就是在街头惹是生非,电影里情色也好、暴力也好、搏上位的种种人心欲望也好,都摊开来拍,当年的演员拍这部片,很多人也有过顾虑。

就如陈浩南的扮演者郑伊健多次表示:

“要不我们就别拍了。”

“当演员是很被动的,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是很想拍《古惑仔》,因为那个形象不是很好,太过现实了。”

对此,导演刘伟强只回了他一句话——

“你永远要记住我们是在拍戏,是拍电影。”

拍戏,就要直视现实,而不是美化现实、回避真实,也是这种百无禁忌的社会氛围,才能孕育出《古惑仔》之类的经典黑帮电影。

现在呢?

估计,如《狂飙》一般,也只能成为掐头去尾可食用的“虾系剧”了吧。

所以。

我们现在还怪吴镇宇不再疯魔,而是变成了综艺里那些,不务正业的搞笑大叔吗?

当然不能。

Sir只是可惜。

毕竟我们记忆中的吴镇宇,是香港电影史上最具邪媚特质的存在。

他很独特。

在神经质的外表下我们能看到一颗柔软的心,在紧张警觉的眼神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

他时常张狂得出人意料。

但又准确得让人叹服。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本该有一个更宽松、弹性更大的空间,来发挥他的独特气质。

而不是只能藏在综艺里。

做一个,大众谈资里的,喜剧人。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