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端:演员把自己掰开揉碎后,才会演得过瘾

500

■ 本期特邀嘉宾 

■刘端端

500

谭飞:欢迎端端,现在很多网友都在说你是“半永久”皇子专业户,(查看往期节目刘端端:生命中的某一年遇上李承泽,我就住进去了)因为演得太深入人心了,而且你也演了好多其他的皇子,你对这个定位怎么看呢?

刘端端:这个就是巧了,我演了李隆基、李治、朱由检等这些不同朝代的皇子。

谭飞:而且都还是带点“疯批感”的皇子,他生于皇家有正常人的一面,又有非正常人的一面。

刘端端: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热播的戏都是这类型,都是跟皇族有关系的,在那段时间找我演这类型的比较多。但是,我演的高希希导演的《八子》是战争戏。

500

谭飞:讲红军的。

刘端端:您看我现在的戏慢慢地要往那个方向演,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东西会有你自己的看法。因为我本身职业就是演员,要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引发观众从你的角色中得到希望感。角色越无力,你最后表现的那种空间就会越多。而现在,我也正努力地向现实题材的戏转型,像迷雾剧场那些风格的作品,这都是我梦寐以求的方向。

谭飞:你还没演过这类作品吗?你的气质很适合呀。

刘端端:没有,我真的很想演,像辛爽导演的《漫长的季节》,我确实一直想演。

500

谭飞:你能做到一个人身上有特别大信息量的角色,但是你可能刚演完的《庆余年》中二皇子这个角色,基本上就已经算是一个同类型天花板。对一个演员塑造来说,可能今后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一些角色。

刘端端:比如悬疑题材,我之前看了一个特别喜欢的小说《生吞》,后来改编成电视剧《胆小鬼》。有好多朋友说,端端你是不是特别适合演发生在东北的悬疑剧啊?我说,为什么呀?因为《漫长的季节》是东北的,《生吞》也是东北的,这两部作品我都特别喜欢。像我现在拍的这戏就是一个纯北京的戏,也是腾讯的戏。等未来作品出来可以看到我把自己抛到了特别底部的那种状态,有点怂怂的一个社畜感。

谭飞:就跟李承泽完全是另一个极端,那挺好的。

端端:我先一点点地饰演不一样的角色,让更多的观众朋友看到刘端端是可以这么演戏的,可以把自己完全给摔在地上、揉在地上地去演。

谭飞:演员只有这样才演得过瘾。

500

刘端端:虽然“剧抛脸”是说观众记不住演员,但是“剧抛脸”也是褒义词,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创造更多的角色。

谭飞: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你涉足影视领域也有10年了。

刘端端:其实不止,我大学的时候也拍过戏,大三的时候拍过一版《鹿鼎记》。大学毕业之后也拍过戏,但是后来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一只耳朵坏了就去治疗,暂时有一段时间淡出。

谭飞:回望过去,在你的演艺道路上,你是否认为自己有过明显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我知道《绣春刀Ⅱ:修罗战场》肯定是一个转折点,《庆余年》肯定是另一个转折点。

500

刘端端:算是。

谭飞:这之前有没有哪些作品是你个人比较喜欢的或者代表作?或者你自己觉得做得不错的。

刘端端:以前可能就谈不到有代表作,那几年满足自己的就是音乐。

谭飞:你当过歌手?

刘端端:也没当过歌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所以一直在唱。2008年奥运会那会儿,有幸被张艺谋导演选到了。

谭飞:差点备选唱刘欢那首歌。

刘端端:所以,那段时间开始做一些音乐集体训练,脑子里会老有这些东西,听歌听得多了。

谭飞:太有才华了。

刘端端:我觉得就是有兴趣而已,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大家就开始说,你要不要试着写歌?我说可以吗?后来自个儿写了几首歌,因为那会儿确实年轻的孩子在剧院会演年龄大的角色,比如说20岁的角色让30岁演,30岁的角色让40岁的演,不像现在观众朋友觉得你多大年龄就得演多大年龄的角色。

谭飞:你们一开始机会应该是不多的。

刘端端:但是当时老师、前辈们就会跟你说,别着急,男孩子得过了30岁之后再出来拍戏。

谭飞:要熬得住,好像都这么说,其实自己应该挺着急的。

刘端端:其实是前辈在安慰年轻人别着急,30岁之后再出来拍戏也可以。现在基本可能安慰,才30岁,你别着急,男演员40岁出道也不晚。

谭飞:那现在的你在剧团里是可以安慰更年轻后辈的这个人了吗?

刘端端:我现在有时候会帮着弟弟妹妹们出来,如果有剧组的角色适合他们,我会推荐他们来演。因为我小时候有于洋哥他们会尽量帮帮我,他们能够从语言、行动上给我温暖。我现在到他们当年这个年龄了,我现在该做一做对小一辈有点帮助的事。就跟出晨功一样,但凡传承断了,整个的表演体系就没了,剧团体系其实有这个东西在。

500

谭飞:你一直没对自己演戏或者表演这个事绝望过吗?或者说我干脆转行呗。

刘端端:好像也有过,但是不多。有几个瞬间觉得我要不然就做餐饮去吧,要不然我就干点啥。但唯一有一个遗憾是我姥爷在临走之前都没看过我演过正儿八经的戏,因为我姥爷是我们剧院特别优秀的一个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他当时觉得我这外孙子好像选错职业了,唯一的遗憾是这个。

谭飞:当时对你还是有很大的冲击。

刘端端:这是一个挺大的冲击,因为当时我演的戏现在再看是真不灵,太不灵了。我在学校大二演独幕剧片段的时候我母亲去看过,她时隔多年才跟我说,当时就觉得完了。

500

谭飞:你的第一个转折点《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到现在有7年的时间了,从你的曝光率来说,你演好作品、好角色的机会越来越多,那这些年你的心态、对表演的认识有没有变化呢?

刘端端:飞哥,我不得不说,让我特别高兴的是这么多年我的心态没太变化,因为我不是一炮而红,不是一下就从年轻的时候火了的类型。

谭飞:不是起点超高那种。

刘端端:对,我起点其实偏低。所以,我对于人情冷暖、人情世故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我看过一个采访,宋丹丹老师说过一句,人在顺境的时候就往往比较少顾及别人的想法,人在逆境的时候他才会特别顾忌。

谭飞:有同理心嘛。

刘端端:所以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你让自己一直保持一个好心态,对生活、对工作的尊重,你都要有敬畏之心。你在自己舒服的同时,你也得要让别人舒服。

谭飞:就是有点我刚才讲的讨好型人格。

刘端端:我可能有点讨好型人格,这样的人其实挺累的,我可能有点讨好型人格,我这人就希望大家都好。所以这么多年,我的心态、发生的变化,包括气场都比以前强了,自信多了。作为一个成熟演员,自信是一定需要的。但是你不能忘了,很多人的心情、心理是需要去关照的,所以我从心态上来说,任何时候都没有“太飞”,一定是更专注地投入到我的创作了。

以前我被迫应酬的时候,我就学了一个方法,迅速地让自己喝醉之后就觉得能够在这个环境里稍微舒适点。后来就觉得难得美好的时间还是尽量留给你愿意跟他在一起的人。当然应酬跟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定会比以前的那种无措、局促的状态要好很多。

谭飞:作为一名演员,你是否认为拥有屏蔽干扰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不让外界的干扰影响你对表演的专注。

刘端端:当然最好,但是也要接受观众的意见。因为您看舞台上讲的是观演关系,我得知道我跟观众的关系是怎么样,他们的反馈是怎么样的。如果完全不听观众的话,那是不对的,但是你被太多东西左右的话,那也是不对的。

500

谭飞:你这次看《庆余年2》是拉着弹幕看的,还是说有时候会看弹幕?

刘端端:我有时候会看弹幕,因为我觉得有时候挺好玩的,以前我看剧坚决不看弹幕。但在现在这个时代,你能够带给大家一种能量,能让大家开心,真挺好的。

谭飞:娱乐一下别人挺高兴的。

刘端端:有的时候你老搞得那么死气沉沉,我觉得不好。

谭飞:人家说几句批评你的话,你心里会不会有芥蒂或者不高兴?

刘端端:以前也来气,刚开始真来气,私信里通批我全家。

谭飞:甚至有点网暴。

刘端端:骂我就得了,但你不能带我家人。因为我不懂他们那个所谓的粉圈,有的骂确实是觉得你有一些不足,但有的骂是为骂而骂。作为演员,观众对你的褒贬不一,这都是正常的事。

谭飞:我们也知道你在国话有很多话剧的任务安排,你怎么去平衡你演话剧和影视剧的工作?周期怎么去调整?

500

刘端端:因为那是我的本职工作,近期有一部戏《鼓楼那些事儿》是第一次我在这个单位挑大梁。

谭飞:男一号。

刘端端:感谢剧院给这个机会,我觉得演话剧毕竟是“回家”嘛,像避风港一样。每年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跟喜欢我的人,或者不知道我的人有近距离的接触,让人知道这家伙不是个草台班子,我没在瞎玩,是个演员,我就觉得挺好的。

我反正挺享受的,觉得也挺快乐,虽然有的时候压力也大,调不出来时间的时候是需要你自己去扛着。比如像今年《鼓楼那些事儿》这个话剧,万幸现在在北京拍戏,白天拍戏晚上去演话剧。

谭飞:所以你得两边跑。

刘端端:但你要说,真是在外地去拍戏,那也很麻烦,最后发现自己也撑下来了。

谭飞:你未来还有什么自己想演的没挑战过的角色?

刘端端:我特别想演迷雾剧场、白夜剧场、X剧场的戏。

谭飞:那你是想演一个正的角色,比如说警察?或者演一个更“疯批”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奇怪的人?

刘端端:当然演正的角色更好,其实我演过不少正的角色。

谭飞:但是大家印象中老觉得你在一个正邪之间的灰度上走来走去。

500

刘端端:前段时间,央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我演了欧阳修,大家都说刘端端终于正儿八百地演一个正剧了。但其实是我演的正剧大家还没看到,所以我现在想摆脱这个印象,当然是想演正的角色了。其实我以前演过不少,比如《八子》中的角色就是英雄人物,我现在演的话剧角色是一个戴着国徽的背包法官,但是我也不排斥像那种完全灰色地带的角色。

谭飞:你觉得有挑战感,反正我没演过的我都想演。

刘端端:可以试试,但只要不是千篇一律的、为坏而坏的那种人物就行了。

谭飞:我知道你也参加了不少综艺,我看过《声临其境》和《披荆斩棘的哥哥》,你在其中的表现也非常好。所以我不太相信你原来是i人,我觉得你一直是个社交能力挺强的e人。参加时候紧不紧张?怎么决定去参加这档综艺呢?

500

刘端端:我是真正从参加完《披荆斩棘的哥哥》之后才变成e人,之前相对来说还是i性格。

谭飞:你有好几个解放天性的过程,中戏是一个阶段,《披荆斩棘的哥哥》又是一个阶段。

刘端端:因为那年是35岁,我就问我爸,35岁算中年吗?我爸说,应该算中年。《披荆斩棘的哥哥》那会儿可能e的一面给了相对比较熟的人。但是现在可能就e的更多一点了,因为现在接触的人除了我的哥哥们以外,基本上都是比我年龄小的。那当你遇到年轻朋友的时候,你就有义务把他照顾着。

谭飞:你自己现在就很open了。

刘端端:打开一点。

谭飞: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观众说的?对看过《庆余年 》第二季,见证了李承泽的成长和变化的观众说点什么?

刘端端:内心还是非常感谢的,非常感谢喜欢刘端端的人,我记得5年前我就说,何德何能让大家喜欢,保持这份心是应该一直要有的。就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回馈大家的期待。我也很期待在李承泽这个角色之后,下一个能够让观众付出对李承泽同样热爱的角色会是哪个?会是在哪年?或者在刘端端多大的时候?

谭飞:一看端端就是做过不少综艺节目的,你的表达能力很强、反应速度也很快。

刘端端:做过综艺跟没做过综艺是不一样的,做综艺要学会表达,但是你的表达一定要建立在你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去表达。

谭飞:好,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

刘端端:谢谢飞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