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首条地铁12年没造好,被日本人坑了?【弓道是非】

越南政府最近的事儿挺多。大的有国家层面的政治动荡,小的么,市政层面上,胡志明市造了12年的地铁1号线,又出了幺蛾子。这条日本企业承建的地铁线路,本来预计今年10月试运营,年底商业运营,现在再次延期,胡志明市民们盼星星盼月亮的地铁,估计今年用不上了。

延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负责项目的胡志明市城市铁路管理局(MAUR),被承包商之一的日立公司(Hitachi)给告了。

一条地铁,一场地方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官司,直接涉及到层级比较低,但背后的事情却非常复杂,甚至牵扯到大国间的博弈。大家耐心听我讲一下来龙去脉。

先讲个背景。去过越南的小伙伴,估计都有体会。像胡志明市这样的越南大城市,交通状况非常可怕,满大街都是摩托车,再加上街道狭窄,人群拥挤,随处可见的路边摊,四轮汽车根本走不快,更不用说公交大巴了。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问题只会更严重,而解决方案,造轨交是首选。

500

所以,越南非常想造地铁,而且非常着急。早在2001年,胡志明市只有四百多万人口的时候,政府就在计划建地铁,而24年之后,胡志明市人口到了九百多万,第一条地铁还不能用。为什么呢?

肯定不是技术原因。

2001年的时候,地铁技术基本上成熟了,什么地铁不能造?越南也没想自己整,全都找的国际合作。当然了,说是“合作”,其实就是借钱,花别人的钱,请别人的企业,造自己的地铁。造地铁很贵的,就说地铁1号线,最初的预算是17万亿越南盾,接近7亿美元。到2005年,越南中央政府一年的税收,才刚刚突破70亿美元,一条地铁就要花掉国库的十分之一,肯定不行。这时候,就需要伸手了。

国际上的贷款项目有很多。单从账面上来说,最划算的是ODA,也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这玩意儿额度大、期限长,而且利息非常低,几乎可以认为是无息贷款,还有很多变成了赠款,不用还了。1991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从那以后,ODA就拿到手软。其中,给钱最大方的,当属“撒币之王”日本。从1993年到2012年,日本给越南的ODA总额高达198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当中,那是一骑绝尘。当然了,日本也不是真做慈善,拿了它的ODA,就要在别的地方付出代价。而且,ODA一般都有附加条件,比如说,必须用甲方家的企业,来承包工程,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方面咱们今天就不展开讲了。

500

说回胡志明市的这条地铁,它就是一个日本的ODA项目。2006年10月,时任越南总理阮晋勇访问日本,11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回访越南,一来一回之间,就敲定了这笔贷款。没错,这条地铁,还是安倍遗产。到2023年4月,项目的总投资额是17亿美元,其中日本的ODA贷款14.7亿,占87%,胡志明市政府只出了剩下的13%。这还没算,去年年底日本又加的一笔2.9亿美元的贷款。

500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奇怪了。前面不是说,当初的预算是7亿美元吗?怎么就变成快20亿,翻了两倍还多?恭喜,你找到了重点。日本人决定出钱的时候,越南报的工程预算是7亿美元(1266亿日元),日本批的贷款是1.3亿美元(209亿日元),也就是说,日本只打算出两成不到的钱。随后,日本人组了一个顾问团(NJPT)去越南调查了两年,发现事情不对劲,不要说7亿美元,就是翻个倍,这地铁都可能造不起来。日方重新做了设计和预算,同时,两国高层频繁互访,最终商定了新的方案,预算翻了2.7倍,日方贷款出资88.4%。

500

这个时间点,已经是2012年。当年3月份,第二个ODA协议签订,近3亿美元(440亿日元)新贷款到位,工程正式开始招标。近20公里的地铁线,总共拆成了4个工程包,其中2.6公里地下段,由清水建设(Shimizu)和前田建设(Maeda)联合承建,17.1公里的地上线,由住友集团(Sumitomo)和越南第六工程建设公司(CIENCO6)承建,日立负责机车、轨道和各种设备。

最主要的建设方,基本上都是日企,或者由日企转包的分包商。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上台,而且大位一直坐到2019年。所以,日本方面出钱出力,都比较顺畅。问题出在越南这边。

前面说了,预算翻了两倍多,虽然日本出资占大头,但是日本的ODA贷款,是直接给到越南中央政府,再下放到项目上,也就是说,资金的下拨,要过中央的同意。那么问题来了:2007年启动项目的时候,预算只有7亿美元,根据越南法律规定,只需要胡志明市政府同意就行了;但预算翻倍之后,这个投资额,需要拿到国会批准才行。2011年,一手推动项目的总理阮晋勇特批,让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了投资金额的改动,没有经过国会,就启动项目了。日本企业得以顺利进场施工。

然而,2016年,阮晋勇下台,而且是完全退出了越共的政治序列。

后台一倒,当初埋下的暗雷就爆了出来。越南审计局立刻对地铁项目开展审计工作,认定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重大越权。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项目问题被“审计”了出来,比如说实施标准不符、设计档案不完整、计价不当、采购价格过高,等等等等。

当初还爆出了一个大丑闻,1号线的一个地下工程段,招标时设计的地下连续墙厚度是2米,结果施工时为了省钱和省工期,改成了1.5米。这个方案是日方总包,也就是清水和前田两家公司同意的,施工方也是日方指定的企业。这些事情导致了负责地铁建设的胡志明市城铁管理局领导层大换血,差不多有50人下马。

500

越南这边呢,是查的查,抓的抓,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最大的影响,还是在清查结束之前,剩下来的资金就不下拨了,甚至已经拨下来的钱,还要回收重新处理。审计部门还要求,项目管理方要与承包商重新谈判,降低主要工程包的合同价格。总共卡住的资金,高达9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项目工程款的一半还多。日本承包商还等着收钱呢!胡志明市勉强垫付出了一个多亿,但也只是杯水车薪。2018年,日本驻越南大使亲自致信胡志明市府,威胁再不付钱就停工。

这笔烂账,很长时间都没有厘清。然后到了2019年末,新冠疫情来了。

拖累工程的因素,还不止如此。有一个阴影,始终徘徊在地铁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就是征地问题。

500

咱们都知道越南的房地产泡沫。地铁这种东西,那真是和房地产联系得太紧密了。而这个地铁1号线的开发进程,刚好和越南房价上涨进程高度一致。再加上越南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有很大的缺陷,整个地铁征地的过程,可以用“蠕动”来形容。地铁完工时间,从最初的2017年,调整为2019年,2020年运营。但到了2020年之后,该交付的土地,只交付了44%。当时就有媒体预测,按照这个进度,线路开通要拖到2023年。现在看来,这个估计还早了。

不付钱,还各种变卦,工程一拖再拖,作为项目的直接执行者,胡志明市城铁局和日本承包之间的摩擦,就可想而知,这么些年过来,各类投诉就达到了300多起。去年4月6日,日立公司向越南国际仲裁中心申请仲裁,要求城铁局赔偿2773天,也就是从承包合同期限2018年,到预计地铁运营时间2024年11月,总共7年的工期拖延费,共2070万美元。之后,日立就开始各种磨洋工,列车测试不给做,员工培训不给做。总之,不给钱,剩下来这1%的进度,我就不给你做。

越南的做法,肯定不是赔钱了事。而是继续通过和日本高层沟通,希望可以施压施工企业,让他们赶紧把工作做完,让地铁先动起来再说。去年4月15日,也就是日立起诉的一周之后,越南总理范明政到胡志明市视察地铁的建设情况,现场和日本大使交谈,还给项目戴高帽,说这是庆祝越日两国建交50周年的标志性工程,要力争于2023年9月2日完工。当然了,我们都知道结果了,项目现在是力争2024年底完工。

500

就在上个月,日本驻越南大使还致函胡志明市主席潘文迈,说日本认为,到2024年底,第一条地铁线路有可能实现商业运营。但转眼到6月5日,日立的仲裁案就开始听证了,说明日立完全没撤案的打算。这才有了6月6日,成铁局宣布地铁再次延期的事情。

500

我看,这日本政府,与其说是在给企业施压,还不如说,是在跟日企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要在“死线”之前,用1%的进度,逼越南政府赔钱。毕竟,这个ODA是真的累,日本花了那么多钱,还整出这么多幺蛾子。

胡志明市的地铁1号线,还只是越南交通大基建的一个开头。胡志明市还有5条地铁线,河内还有6条地铁线,还有越南的南北高铁,等等等等。这些线路,同样跳不过国际合作,或者说,国际援助。除了日本之外,另一个世界头号基建大魔王也早就加入了建设行列。

500

他经历了什么,成功还是失败了,在和越南的基建合作中,收获多少,教训又有多少?它和日本又是怎样以越南基建为舞台,进行竞争和博弈的?先点个赞,咱们下回再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