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文科以后可以当领导,西方总统很多是律师出身,当时我信了

我当年选择学法律,是阴差阳错的结果。

当时进了高中时,被莫名分到了文科预备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把我分到文科预备班,但总之从高一开始便是在文科预备班。当然,所谓文科预备班,在高一和高二阶段,教学内容没有任何不同。

到了高三开始,才开始进行文理划分。

我们当时所在的文科预备班,几乎所有同学都留了下来,选择读文科。老师给我们的说法是,文科比理科更有前途。理科生是干活的,文科生以后可以当领导,比如西方国家的很多总统是律师出身。

当时就信了。

现在想想,觉得老师当时应该是真诚的,不是有意骗我们,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性。

在参加高考前准备填志愿时(我们当时是先填志愿后高考),家里人研究了半天,感觉文科类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专业,除了法律。当时正是依法治国口号特别兴盛的时期,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美国大约在几百人比例中便有一个律师,而中国远远不够,所以未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

于是便报了中国政法。

其实,在当时也不知道中国政法这个学校好不好,只是因为看到有“中国”两个字,觉得能被冠以“中国”两个字的,肯定差不了,于是便把中国政法填到了一本的第一志愿。

那时候没有张雪峰,也没有互联网。没有人告诉我们高考志愿应该怎样填,我父母也没有参加过高考。按照自己的朴素认知,便这么决定了。

后来考上了,于是便稀里糊涂进入了法律这个行业。

现在回过头再去看看当时的填报过程,感觉人生贵在“运气”二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没有严重踩错道。要是当时报了别的文科类专业,可能现在失业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