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卷vs日式卷

坐在亲戚家的马桶上,突然想到中式卷vs日式卷的问题。

马桶上有自动冲水座圈,当年是稀罕玩意儿,现在欧美依然是稀罕玩意儿,但在中国烂大街了。

这东西应该是日本首先流行起来的。

早就听说过,但第一次见识是2002年一个人用航司积分途径日本去上海的路上。贪便宜,住在青年旅舍。半夜要起夜,看见这新式武器,起了好奇心。那是墙式面板,至少20个按钮,到现在也不知道都是干什么的,全日文,也没什么图标。左按按右按按,竟然启动了。很好。然后就不好了,不知道按哪里才是停止。这是半夜,这事也不大好叫人帮忙,最后一通瞎按(数学上叫穷举法,嘿嘿,很科学的哦!),终于停下了。赶紧落荒而逃。

不过日本厕具有两个功能至今没有看到有人模仿,其实是很好的设计。

一个是男用立式小便池自带双折门,脚踏开关,离开后就自动关合。既减少异味,也雅观。另一个是抽水马桶自带洗手。也就是说,水箱顶盖实际上是一个小水池,抽水后的补水由U形管流出,用厕后抽水,可以首先洗手,用过的水自然流入水箱,以备下一次使用,既方便,又节水。

不过亲戚家这个带自动冲水的智能马桶不仅新式(用手持遥控器,不是坐圈旁边的遥控器,更加省地方),而且性能更好,国产的,实际上比另一亲戚家的Panasonic和Toto都好,还便宜。这个还有好多我都不会用的功能,自动感应这个那个,不知道碰到哪里就不时给你冲洗一下,这个有点烦,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东西。但马桶里的气氛灯很好,晚上开着,半夜就不会跌跌撞撞了。但这需要解决密封和可靠性问题,老是要坏就不好了。还好,已经用了几年了,一点问题都没有。

突然想起来,这个自动冲水马桶可能是中式卷和日式卷的典型。

日本制造被誉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孜孜不倦的持续改进精神,日本人在这方面确实值得赞许。但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是向内的,重点在于“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在马桶座圈上,日本人20年(还是更早?)前发明这东西到现在,质量越来越好,功能和设计精益求精,但相对来说,把20年前的冲水座圈和今天的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亲子关系,用法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改进体现在细微的地方。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卷的地方,没有之一。但中国人的卷主要是外向的,“今天的自己比今天的你更好”。这是激烈竞争的必须,做不到就要丧失生存权。因此,互相激发的灵感层出不穷,产品质量也作为必须的垫底而迅速提高,否则光靠花式繁多的新功能已经镇不住了。结果是,就马桶座圈而言,各家产品一方面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迅速趋同,科勒这样的洋品牌也必须跟着一起卷,而不是吃老本、靠品牌,最终中国科勒的款式和功能比美国科勒更新潮。

日式的内向卷注重精细、稳健、以我为主的进步,中式的外向卷注重大跨度、阶跃、力压群芳的进步。

同属东亚文化圈,这真是有意思的差别。这样的差别当然不止于马桶座圈,而是遍及各个产业部类。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