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卸任,新加坡新总理什么来头?
5月15日,新加坡总理换人,李显龙卸任,黄循财上任。第三代和第四代正式交棒,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咱们今天简单聊一下。
先讲个前提要件,李显龙是卸任了,但也没完全卸任。不当总理之后,李显龙将继续担任新加坡的国务资政。当年李光耀“退位”,交棒给第二任总理吴作栋之后,也是担任差不多20年的“资政”,而且是吴作栋在位期间,全程“垂帘听政”,直到李显龙任上,才正式引退。现在,李显龙也任“资政”,他会如何资政,要资政多久,会不会像他爹一样,持续到李家下一代出现在“新加坡集团”的台面上,都不好说。毕竟,李显龙现任妻子的孩子,最大的也不到40,还比较年轻。当年李光耀也说过,儿子还年轻,由另一个人来继承职位会更理想,如果将来显龙当上总理,到时大家都会很清楚他靠的是自己的政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总理,还有李家,将会继续保持对新加坡政坛的影响力。就算有“变”,一定是在“不变”的框架之下。
咱们再来看一下新总理黄循财。他是平民出身,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也就是新加坡版的“经适房”里面长大,拿着政府奖学金,到美国名校学经济,从1997年开始当公务员,在当时的新加坡贸工部担任经济师,经历过98年的金融危机,应该是为新加坡“渡劫”,立下了一些功劳的,否则也不会被李显龙点将,跟着李显龙去了财政部,协助做了他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李显龙当上总理之后,黄循财很快就成了他的首席私人秘书,一当就是三年,之后黄循财出任了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算是成了独当一面的一方大吏。2011年,在李显龙鼓励下,黄循财从事务官,转成了政务官,参加选举,当选议员,此后先后担任了各种部长,转正、升迁,一气呵成,最后做到了财长的位置。新冠疫情期间,他具体领导了新加坡的抗疫工作,获得相当不错的人气。
2022年4月,李显龙召开发布会,宣布黄循财已被正式推举为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集团新领导人,确定将出任新加坡下一任总理。接下来的两年,基本上就是交接工作,黄循财当副总理,在李显龙放假或者出访的时候,代行总理一职。直到现在,黄循财走马上任。
纵观黄循财的这份履历,除了非常励志之外,最核心的要素,恐怕是他和李显龙关系密切,为他一手提拔,一路铺平道路,可谓是嫡系中的嫡系,深得信任。黄循财个人能力肯定是有的,但他的“听话”,恐怕也是他能接班的重要原因。
在个人风格上面,新加坡民众对黄循财的印象是,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经济技术官僚,专业、执行力强、注意细节,同时呢,也非常珍惜羽毛,有非常不错的公众形象。他很注意展现“另一面”,比如说在国会演讲时,强忍泪水感谢医疗工作者,表现得温情脉脉;喜欢用社交媒体发一些他的生活片段、业余爱好,像是遛狗、弹吉他、骑摩托之类的,他在Tiktok的账号有12万粉丝。
忠诚、励志、专业、有血有肉,很完美,各方都能接受,是一个非常稳妥的接班人人选。那么他主政下的新加坡,会有什么变化呢?
首先,李家两代人给新加坡留下刻印,肯定是不会动的,比如说,一党执政的政治结构,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保留高附加值第二产业的经济结构,立足东盟,平衡东西,不选边站队的对外政策结构,等等等等。
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会调整更多的细节。比如说,怎么样应对全球增长放缓、地缘局势不明朗的巨大风险?怎么样进一步提高新加坡的竞争力,吸收外部的人才和资金?在这些方面,深化和两个大国的关系,肯定是不能少的。23年年底,黄循财先后访美和访华,对美国说,希望继续发展两国双边伙伴关系,深化防务、太空、低碳等领域合作;对中国说,愿进一步同中方深化发展战略对接,还升级了《自由贸易协定》、互免签证。对新加坡来说,“亲美”和“亲华”都不对,“亲钱”才是正确路线——“循财”嘛。当然了,如果中美合作,不用再小心翼翼地踩跷跷板,那就更好了。
这是把蛋糕做大的部分,还有分蛋糕的部分,这就跟内政更有关系。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在李显龙之后,基本上就没上过70%,上届选举掉到了61%,反对党工人党还拿下了新的集选区。反对党推动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国内低收入群体,优先雇用本国公民,都是非常有号召力的。面对左翼的压力,黄循财就必须得拿出可以一战的政策,比如说,给富人加税。黄循财在任财长的时候,已经调高了房产税、豪车豪宅税和高税档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呢,李显龙时期调完,2030年前不会再调了,而且政府还会给穷人发钱和税收补助券,避免他们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这次的总理交接,延续性要远大于变革性。而这些可能发生的“小变化”,我想无论是对新加坡自己,还对世界,对我们中国,都没有什么坏处。在北京访问时,黄循财曾表示:“永远不要押注中国衰弱”,中国将继续是一个能为双边合作提供巨大机会的经济体。有这样的战略眼光,我相信对于后李显龙时代的中新关系,未来还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