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主要有两个

这两个难点是“科技创新的难度”和“改变全球经济模式的难度”。

一、科技创新的难度

货币被市场喜好的关键因素在其价值。货币价值来自它能购买的实物财富。实物财富来自科技加持下的劳动生产。

简述逻辑就是,人不是天生会劳动的,是正确的方法把人类活动变为劳动,然后正确的方法和劳动一起把自然资源加工成实物财富。而创新的方法则制约着利润的有无和多寡。

因此,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信用,货币的数量和使用范围,都与科技创新实力紧密相关。强势货币必然与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的科技,与强国的控制力联系在一起。比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它们的国际货币地位大多来自科技实力的支撑,以及美国盟友的身份。 

这就是货币实力源自科技实力的表现。

而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度之一就是,科技实力还没有实现全球领先。 

基础科学百年未有重大突破了。这个难题我国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目前的预期就是追平西方。作为后起之秀,如果不能超越领先者,那么影响力就不容易代替前者。货币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如此。

二、改变全球经济模式的难度

现在全球的主流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美西方制定的自由资本和自由贸易基础上的。 

这个秩序和模式特别强调私人资本的“自由属性”。这成了全球经济的“意识形态”。 

在这个环境中,财富的归属者主要是私人,是私企,而不是社会,不是国家。

只有私人谋利被阻碍的时候,特别是美西方私有资本的谋利被阻碍的时候,“国家”才从私人资本的七彩迷雾中现身,扯掉自由平等博爱的画皮,露出青面獠牙的凶恶模样。 

因此,私人资本的“无国界需求”是特别明显和强硬的。它最讨厌“国家主权”对自己谋利行为的掣肘。这就让私人资本喜爱能够自由流动,限制较少的货币种类。简言之,就是私人资本不想承担国家责任和社会义务,不想共同富裕。哪里有利可图它就去哪里,无利可图就离开,不管离开后剩下的是什么,那里的人会怎样。它较少同胞之谊,较少平等观念,更多的是赤裸裸的利用和被利用关系,是“工具理性”和“工具思维”。

这样的经济模式、经济环境自然更喜欢流动性好的西方货币。对于人民币这种要担负更多社会义务和国家责任的货币则敬而远之。

所以,美国虽然有较完善的税法,以及针对普通人的严格执法,但是对大资本来说,对其他国家的资本所有者来说,有科技支撑的美元还是更符合他们的要求的。 

三、预期 

国际货币未来会如何发展演变?

如果西方能侥幸逃脱眼下这次全球性危机,再次迎来经济繁荣,那么,它们对国际货币仍将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如果百年变局把西方绊倒了,东升西降取而代之,那么,国际货币的自由习性会被套上社会义务和国际责任的缰绳。它可能会是某个有责任心的强国的货币,如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人民币,也可能会是一种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发行的货币,如“金砖国家”的“金砖币”,又或者是大算力支撑的物物交换记账系统。

此次历史性危机能不能彻底爆发,推翻旧世界,将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模式能否有真正的提升和进步。其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货币的种类和性质要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将是国际秩序,国际财富分配规则发生变化的表现。

参考文章: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2024.04.29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