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挖出飞碟是谣言,为什么它总能与外星文明联系在一起

近日,一张网络图片再度提及“三星堆文明外星起源说”,引发关注。

图片中的考古挖掘现场有一个飞碟型的青铜器物,上面有许多纹路、部件,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但很多网友跟帖提醒,这只是AI生成的网络梗图。记者搜索发现,有网民3月底就曾转发此图,并明确标注为“AI段子,切勿当真”。

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似乎正是因为三星堆自带的“神秘感”,才能让这个梗不胫而走。

01

三星堆不是外星文明,也不是来自西亚

让三星堆与外星文明联系到一起的原因是这里出现的文物,造型和纹饰非常奇特、独特。

例如出土的铜面具,形状像太阳神鸟或者飞行器,还有一些类似于外星人的头盔。

由于这些文明没有文字记录,对于我们破译文物背后想要传递的信息就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就符合很多人想象的“凭空消失的文明”,给各种传闻提供了灵感。

至于那种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看起来与中国人面容明显不同的面具,其实能透露出两种信息:

500

纵目面具|出自网络

这是当时人们对神灵、祖先的崇拜和想象所影响的结果,神灵要与人有明显的特征差异,所以形象越夸张越能满足先民们的心理需求。

再有三星堆出土的多个人首蛇身的青铜人像与《山海经》“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的记载相吻合。

专家认为直目就是纵目,这与《山海经》中“烛龙”的记载相应。

还有就是三星堆处于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水土资源丰富,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

加上这一地区又是连接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因此,三星堆文明的独特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交织的结果。

可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三星堆文明受到了外来文明的影响,就认定三星堆文明是“西来”。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有人推测这象征着权力,与埃及法老的权杖是一个意思。

500

金杖|出自网络

但古埃及金权杖通常为30-50厘米,通常执于法老遗体的胸前,同时通常为弯头、或者带有鞭带。

三星堆的这件文物与其说杖,不如说更像棍,长度也达到了143厘米。

还有青铜神树,有人说两河流域、北欧的神话中都有神树这个概念,可不要忘了,在玛雅文明中也有“木棉神树”的概念,是玛雅文化各种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的起源。

不能因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某一指向性,就草率地断定三星堆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东传到此的。更可能是,每个文明的初代阶段一些共性。

02

三星堆跟明朝灭亡后的朝鲜类似

青铜神树这件文物反映的其实是中原上古宇宙观念中的内容。当时中原信仰是宇宙中心有建木、若木这些神树。

500

青铜神树|出自网络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东经》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淮南子·地形》:“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就是说,中原文明信仰东方有扶桑,中部有建木,西部有若木,这三棵大神树,树上住着十个太阳。

甲骨文中的“西”是一个鸟巢形状,负载太阳的鸟会降落到地下的黄泉水中,游过地下世界,回归到扶桑之上,依次轮回。

500

图片出自网络

中原文明信仰中太阳就是神鸟,《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乌。”《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乌。”

古蜀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很形象地展现了古蜀人的太阳就是神鸟这种世界观,明显和中原一模一样。

三星堆青铜神树上面铸造的九只鸟,就是在扶桑一类神树上的太阳鸟。

可能有细心的朋友会问,既然是十只金乌,神树上怎么只有九只?因为一只就在我们头顶值班。

由神树反映的观念可以看出,三星堆文明仍然属于华夏文化圈,中原文明已经强势渗透到了巴蜀。

至于三星堆出现的比青铜时代更早的陶礼器、象牙玉璋,这些文物在中原二里头遗址随处可见。

500

象牙玉璋|出自网络

这就可以推断出,中原出现了最早的王权国家后,对周边的开发,还有一些民众的迁徙路线。

由于处在西南,所以当商朝入主中原后,古老的“夏礼”得以在三星堆保留。

“礼失求诸野”,这能让我们联想到,清朝建立后,李氏朝鲜仍旧沿用崇祯年号,由于没有经历“剃发易服”,所以较好地保存了“华夏衣冠”。

03

三星堆的独特性

从出土文物的数量、形制、礼俗来看,三星堆毫无疑问是以中原文明为主体的。

但是,夏商周时代的体制与秦皇汉武以后是极其不同的,大禹、商汤这些人物的角色更类似于“方国共主”,也可以理解为社团话事人。

就是他们的小弟都有各自的地盘和堂口,在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

三星堆文明不同于中原文明的一点是存在着大量的“黄金崇拜”。

500

三星堆的金制文物|出自网络

在二里头一些文明遗迹,中原虽然出现过黄金制品,但数量极少。除了黄金的来源问题值得考虑外,或许是华夏先民从一开始就对黄金不怎么感兴趣。

战国时期,黄金的使用开始普遍,但一开始就被当作世俗货币使用,没有上升到礼乐高度。

后来,铜也成为了货币来源,华夏文化中带有超凡脱俗意义的就成了“玉”。

三星堆的这个特点说明了华夏文化的向心力强大之余,就在于尊重各地方风俗,

《礼记·曲礼下》说:“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三星堆文明是中华体制毋庸置疑,但保存着自身特点,正是“求同存异”在上古时期的表现。

这种和谐共生、以中为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流传到了现在,是中华民族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智慧。

500

大禹接见诸侯|出自网络

至于为了给三星堆文明增强神秘性,说无端消失了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继承性,你有这种观念,是受到玛雅同人作品的影响。

假如你还不信,金沙遗址可不干了!它奋力地拿起教鞭,敲着黑板:看这里、看这里!

注:本文参考李竞恒先生的一系列文章、访谈、讲座内容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