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瞎两页好纸

首发于公众号“贼叉”

那天微博上有人at我这么两张图:

500

500

看完以后我说了句鬼扯,结果很多人就开始对所谓的现在做法各种批判,搞得我哭笑不得。。。

事实上,我说的鬼扯是针对“终于理解现在高考数学为什么越来越难了“这句话。相对于我那个年代的高考,浙江卷确实太难了,但是全国卷的难度提升并不算很大。

很多家长觉得现在高考数学难,一来你们过了自己的巅峰,二来现在确实有部分内容是当年没学过的。比如概率和导数,没学过的东西看着当然就难——可是你别忘了,现在的孩子可是要在学校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的,所以他们对这些内容难度的感觉和我们对函数、解析几何的感觉其实不相伯仲,这就像有人受伤了,他自己觉得疼,但是你从来没受过这种伤害,觉得他可能疼到五脏俱裂。。。

当然,现在的数学教材编写得特别你懂的,就不多展开,免得号没了。这个事情当然也间接增加了高考数学的难度。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图的第一反应就是吐槽:明明一个移项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我一直强调,家长在辅导孩子数学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去套孩子,然后发现怎么解释孩子都听不明白,进而得出这仔究竟是不是我亲生的疑问,甚至怀疑老师在学校里是怎么教的。所以第一步,请你放下身段,回到你自己十岁左右的时候,想一想那时候老师是怎么教你解方程的?

什么?老师教的就是移项后变号?好吧,这说明你的领悟力不错。然而对于刚接触字母运算的孩子来说,这个事情是有困难的。恰恰是被你们吐槽的这种教学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才是最友好的。

不是经常有人诟病我把数学当语文教么?怎么说呢,对于那些攻击者,有的纯粹是坏,有的纯粹是语文不好,当然更多的是又坏语文又不好。一直以来我强调的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就像本文中这两个例子,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句一项的事情,可是现在的教学对象是刚接触的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他们能理解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单纯地记住结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如此。然而希望是希望,现实是现实,如果孩子理解不了,那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他们去记住结论。

给方程两边加上相同的项,从而抵消负项,使得一边只有x,一边只有数字,这样就把方程化归成ax=b的形式了。而两边加上相同的项的理论依据就是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提到的公理: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方程是一种条件等式,成立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而两边加上相同的项后仍然相等,这是无条件成立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变号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利用这种看似蠢笨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运用了公理,另一方面也能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移项之后会变号,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需要背诵的结论。

所以方法是好方法,结论也不能算坏结论,但是凑一起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这帮自媒体,为了点逼流量,真是啥都能扯。。。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