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Free Tik Tok!

500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52票支持,6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对Tiktok 的剥离法案。该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165天以内将自己从Tiktok中剥离,不然就要禁止Tiktok在美国的业务。

 

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商店不再提供Tiktok的软件下载,Tiktok也将无法在美国的网络托管服务上访问。就在法案通过的第二天,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又以50比0全票通过了这一议案。

 

至此,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自救尝试之后,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字节跳动面前:要么坚持对Tiktok的拥有权,被美国政府以非常手段挤出当地市场;要么将Tiktok贱卖给硅谷诸位排队捡便宜的科技巨头,自动放弃经营多年的用户群体和短视频平台。

 早在2020年,瞄准Tiktok、名为“国家安全”的箭矢就已经蓄势待发,在如火如荼的总统

大选中,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层高调宣布,要求字节跳动在45天内出售Tiktok,为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再度添砖加瓦。

 

随后Tiktok提出诉讼,美国法院也对有关部门的禁令展开审查,经过一系列漫长又琐碎的司法程序之后,法院决定暂时阻止了禁令的实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也于2021年撤销了这一命令。

 

尽管在后面的两年内,拜登也曾签署法案禁止联邦雇员在机构拥有的设备上使用Tiktok,各州也通过各自的立法限制Tiktok的使用,但还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规模的全盘封杀。

 

如今,又是一个大选年,不同的总统,同样的拿Tiktok开刀的操作,与其说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倒不如说是基于选票,炒作对华议题的精明算计。

 

Tiktok,一个允许用户上传短视频并分享的短视频平台,怎么就成了美国政客的眼中钉、肉中刺,哪怕丑态百出,动用国家机器也必须要将其置之死地才能解气呢?

 

首先,是Tiktok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凭借算法优势和运营经验,Tiktok刚一出海,就收获了大量的忠实用户,2023年全球用户数量更是达到了16.7亿,惹得一众硅谷企业,脸书、油管纷纷眼红。

 

虽然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创意无限的硅谷巨头,折腾了这么多年,就是做不出一个能让用户接受并满意的短视频平台。

 

其次,是Tiktok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以前不论是脸书和推特,在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的议题上的审核和传播上都很明智地同美国政府保持了同步。但Tiktok不同,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创造者,权威主流媒体的能量在这里被消解,来自俄乌战场、巴以冲突前线的视频经用户之手,在算法的加持下大量传播。曾经被“自由言论”光晕掩盖下的信息茧房,如今彻底被科技的力量撕破。

 

因此,国会山的老爷们举着“国家安全”的大旗对Tiktok喊打喊杀也就不稀奇了。

 

在他们的眼里,维护“国家安全”并不是目的,而是口号,逼字节跳动剥离Tiktok才是直接的目的,背后更深层的目的仍在于通过对科技企业的打压,重弹“反华”“抗华”的老调。

 

大选将近,在舆论场上的掐得你死我活的美国两党居然在Tiktok的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早些时日,不论是对在乌援助还是对以态度的问题上,双方在两院里面都吵得不可开交,属于你下绊子,我伸腿。

 

果然,反华才是美国政治的真正共识,谁坐在台上都一样。

 

说来讽刺,经常被国内法学界树为标杆追求程序正义的美国司法界,在Tiktok这件事上连一个响屁都不敢放。

 

于是我们就在听证会上看到了非常滑稽的一幕,西装革履的美国议员用咄咄逼人的姿态翻来覆去地“拷问”Tiktok的CEO周受资,“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有没有加入过中国共产党”。一脸无奈的周受资也不得不反复抛出否认回答,“我不是中国人”,“我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新加坡人”,“我在新加坡军队里服过役”。

 

一时间,竟让分不清楚这究竟是2024还是1954,台上坐着的那个人,是不是约瑟夫·麦卡锡。

 

从美国立法的一般流程上看,这项强制Tiktok从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的法案在众议院得到通过后,还要在参议院进行表决,而参议院通过之后,则要提交给美国总统进行批准。由于拜登早先对公众表示尊重国会的投票结果,那么最大的悬念就留在了参议院。因而,对于Tiktok而言,还留有理论上的一线生机。

 

除此之外,一项法案的真正落地,可能还需要通过司法审查,或许之前我们提到的“程序正义”有一定的可能在这里发挥其制衡的功效。同时,Tiktok以违宪为由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也是个可行的选择,比如动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达标法案条款》等。

 

毫无疑问,积极求生的Tiktok并不会坐以待毙,而沉迷于对抗叙事的政客们也绝不会手下留情。这场围绕Tiktok到底姓什么的博弈还会持续下去,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围绕美国构建的自由神话,不论是市场自由还是言论自由,都在美国政客的操纵下进一步瓦解。

 

正如知名政治喜剧《是,大臣》中的经典台词,当一个国家正在走下坡路时,总得有人在油门上踩一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