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妹说】敢倒卖出生证?10部门出拳整治

3月13日,国家卫健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10部门发文,表态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尤其明确提出针对“倒买倒卖出生医学证明或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开展联合专项整治。

500

10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图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倒卖出生证,恶劣透顶。去年11月,多所医院被曝勾结中介,贩卖出生证;2022年,某妇幼保健院4885份出生证失窃案告破,“丢失”的出生证系内部人员贩卖,用作给来历不明的孩子上户口;2019年,某医院被曝伪造出生证……

出生证上做手脚,跟拐卖儿童脱不了干系。

出生证是《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法定医学证明文件,由国家主管机构编号,在婴儿出生医院签发,用来证明新生儿出生具体时地、性别、身长体重、父母身份信息等,有了出生证,公安机关才能给新生儿做出生登记。

一位长期打拐的民警说,侦办拐卖人口案件,需要DNA对比结果、出生证、户口信息等基本证据链,如果被拐儿童办了合法的出生证,就可以上户口,洗白身份。此时打拐,仅凭DNA对比,很难形成充足证据,会给案件侦办带来极大挑战。

出生证到底是怎么被倒卖的?

以某医院案例来说,只要买证者提供身份信息,再交几万元,医院就会按常规生产流程,给孩子办建档、产检、住院、分娩、出院等全套凭据,医院可不管孩子有没有在这儿出生、是不是被拐。办证周期一般不超7天,附带提供疫苗接种本,按真实新生儿出生流程“打疫苗”。

当然,不法医疗机构只是犯罪链条上的一环。前端,有中介在网上物色“客户”,给医院揽生意;中端,接到“订单”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洗白”;末端,买卖双方条件谈拢,完成人口贩卖。

人前“白衣天使”,人后拐卖帮凶,难怪有网友说:“人贩子就在医院,这该多恐怖!”

500

出生医学证明(图源:央视网)

近年来,中国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从数据看,2021年,全国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较2013年下降了86.2%。还有专家呼吁,拐卖妇女儿童应买卖“同罪同罚”。原因无他,这种犯罪,挑战的是全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造成的是受害家庭和个人终生难以弥补的创伤。如果医疗系统“内鬼”不除,怎么可能从根本上打击、遏制此类犯罪?

此次10部门联合整治倒卖出生证,可以说是打蛇打到了七寸。有法律从业者对岛妹表示,买卖出生证,应据其情节、性质,承担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其中,医院工作人员应按《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承担相应责任;中介机构可能构成《刑法》第280条所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身份证件罪;拐卖妇女儿童的,按《刑法》第240条,根据具体情节处有期徒刑到死刑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也有专家建议,尽快实现对出生证的全国联网、异地跨省核查,把确实存在的漏洞及时补上。此外,要向社会公众普及法律知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买卖出生证的危害和后果。

在拐卖儿童这条犯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除恶务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