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存在35岁年龄报考门槛问题,是因为我国公务员体系是一个独立封闭体系
【本文来自《取消公务员35岁门槛,支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之所以存在公务员35岁年龄报考门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公务员体系,是一个独立封闭体系。
针对公务员们的平时工作,不适用劳动法,而是适用《公务员法》。《公务员法》和劳动法对员工的管理体系,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想进入公务员体系,很难,想离开公务员体系,也很难。进去时需要考试,离开时需要内部审批。如果考试通不过,则进不去。如果内部审批不同意离职,则没法离开。
公务员们的薪酬体系、退休待遇等,跟企事业单位不同。薪酬待遇实行职级挂钩制,即先在内部设定一套精密复杂且等级森严的职级制度,再按照不同职级,对应给予不同薪酬待遇。企事业单位一般实行个体谈薪制,一事一议,有时各不相同。但公务员体系内,显然不是如此。
退休待遇也跟企事业单位不一样,具体不展开多讲了。公务员实行工作终身制,即只要不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一般不裁员。关于这一点,跟企事业单位也不一样。
由于这是一套独立封闭体系,且体系非常庞大,内部的职级升迁主要靠媳妇熬成婆,有人退休后有人上去,所以只能设定报考年龄限制。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假设有个50岁的人,考入了公务员体系,则会是什么场景?
首先,他的职级只能是所在系统内的初级职级。其次,他的待遇也跟职级挂钩,几乎是最少。再次,他需要遵从一些年龄比他小,但职级比他高的人的意见。第四,他干的一些工作,几乎也倾向于基础性打杂工作。
这违背市场规律。
如果这个人能力很差,是草包的话,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年龄段,能考进到公务员体系内。如果这个人能力很强,不是草包,而是人才的话,他进去后所干的工作内容、职级、所享受的待遇等,跟他个人能力完全不挂钩。
西方国家之所以没有这个情况,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公务员”体系,是开放的。他们那边不叫“公务员”,而是俗称政府雇员。
政府每年会定期把需要招聘的岗位名称、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向全社会公布并开放。如果有谁想去报名,便可以报名。这些岗位,大多属于政府事务性工作岗位,即为公众提供一些具体的服务,办一些事情。
对于事务性工作岗位,大多具有严格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规则指南。你不需要有太多主观创造性,只需要按照这些规则流程办理,即可。
除了事务性工作岗位之外,还有政务性工作岗位。政务岗位工作人员,一般通过选举产生,比如市长、州长等。
由于他们的体系是开放的,所以不存在35岁年龄限制问题。不管多大年龄,都可以去报名。而且,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万一明年政府预算缩减,岗位没了,则雇佣合同说不续便不续了,或者人员说裁便被裁了。
简单来讲,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找工作,差不多。这两套体系,各有利弊。
西方的这套体系,好处是众生平等,谁都可以去报名,基本没有年龄限制。坏处是,跟进了一个企业差不多,没有终身铁饭碗,也有政商旋转门现象,即在商人和官员之间,可以随意切换。
中国的这套体系,好处是严禁政商旋转门。虽然现实中也难免存在,但都不能摆到桌面上,只能偷摸着做。制度上也有很多明确的严格限制,被发现违规后,后果严重。坏处是,有年龄限制,系统封闭不自由,晋升也只能媳妇熬成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