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实验”的问题恰恰就是“盲”本身

是的,我曾经也是很认同双盲实验,觉得这个实验方法好严谨,很科学。

但后来,我完全改变了看法,因为我突然想到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双盲实验其实不是真实的治疗场景,是人为的把各种其他因素排除后创造出来的实验条件。

对我们日常来说,几乎没有人会在这种条件来治疗疾病,也就是说,双盲实验其实是用一套花哨的形式来扮做很“科学”的样子。

为了说明问题,先举个跟双盲实验无关的例子,以研发飞机举例吧,工程师在飞机从研发到取证的过程中,需要做各种飞行实验,都是尽可能的考虑将来飞机正式在空中长期飞行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情况,比如强气流,寒流,空中结冰,大风暴,飞鸟撞击……。总之,一切实验验证,都是在尽可能的去接近真实飞行时可能碰到的状况。而不是反过来人为的去设计一个没有风暴,没有结冰,没有强气流,没有飞鸟....,总之各种空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都统统排除掉的实验,对吧?

然而,医药研发中的双盲实验恰恰是人为的创造条件,排除了其他因素,让患者(被实验对象)和医生(科研人员)彼此都处于“盲”的状态,为的就是要给药物在被测试者的身体内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实验环境,理由是: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到是不是药物本身对病情起作用。

可是,我们都知道,药物最终是需要上市卖给患者治疗的。也就是无论是患者自己买药自我医治,还是医生诊断病情后决定开什么药来治疗,双方都不是一种“盲”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双方本就是处于被各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来展开治疗的,而这才是真实且常态化的医治场景,此时,只有药物才是新增的因素,也就是说考虑到各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要观察给“药”这个新增加的因素(叫变量也行)后导致的变化就够了。

由此可见,双盲实验这种人为的排除了其他因素的非真实医治的实验场景,并不科学。

不过,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回答:怎么解释那些解盲成功,且上市销售后被广泛认可的成功药物呢?

我认为,成功的药物本身就是最好的反证,很多人总认为那些已经上市多年的西医药物之所以是有效的,就在于研发时经过了严格的双盲实验后揭盲成功,所以上市后被广泛接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我认为这恰恰归错了因,那些被市场长期广泛接受的成功药物,仅仅只能说明该药物本身对其所针对的病情的确有效,而并非因为做了双盲实验。因为药物上市后,医患在诊治时的场景就是非盲的,根本就不是“双盲”场景,但药物依然还是有效,这不正好反过来说明双盲实验中的“盲”没有必要嘛,是完全多此一举嘛。 又或者说,我们日常治病的场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医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是一个远比“双盲”场景真实可靠得多的“实验室”。就如同前面举例飞机研发一样,真正检验飞机安全和性能的是飞机日常飞在各种真实的天空环境,那才是真正的终极“实验室”。所以,那些指责包括中医药物在内所有没有经过所谓严格“双盲实验”检验药物不值得信任,其实恰恰是犯了一常识性的错误。

而当“双盲实验”成了医学界主流的游戏规则后,也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话语权,而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药如果被迫也去搞双盲实验,以洗清自身的“非双盲”原罪,是件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

另外,美国FDA的一些做法,也是说明日常治疗才是真正的“实验室” 。据查,美国FDA公布的纪录显示:自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时间,FDA一共通过422种新药上市,平均每年审批约28种新药。而另一方面,美国FDA仅从2004到2011年,共计有1734的处方药被FDA取消资格并被回收,平均每年淘汰216种旧药。

为什么FDA每年要淘汰200种以上已经通过双盲试验而允许上市的药品?

是因为在临床中不断发现这些药潜藏着各种新的、以前未发现的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各种毒副作用层出不穷,以至于不得不宣布淘汰和禁用。

这个事实恰恰说明,真正的终极的实验是上市后,是大量病人日常用药时的非“盲”场景才是真正有效的检验,是面真正的“照妖镜”。

今天,双盲实验几乎就等于很多知识分子常喜欢说的“程序正义”,程序本身对不对不重要,总之,你反正必须要有这样一道程序。于是,这个程序就成了一道咒语,一种话语权,一种不容质疑的标准,一种宗教般的执念。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