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抵制“洋节”,谈谈什么是“文化”?

看到观网里报道有些学校组织抵制“洋节”,颇有感触,将本人去年在百家号里发的一篇小文删节过来,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

什么是“文化”? 

最近几年,中国上上下下都在致力于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过据我观察,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操作性问题。我们所有人都会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精华也有糟粕,复兴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毛病,理当如此,但一旦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问题在于: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有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正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标准,以致于当下复兴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呈现出两个倾向:一是停留在形式上复古还有诵读经典等等这类简单表象的层面上。很多人以为穿穿汉服、练练书法、背背古诗、玩玩茶道,还有什么给父母洗脚、下跪、复兴三纲五常等等就是复兴传统文化了。还有某些农村乡镇居然还把二十四孝图贴出来或制成雕塑当作人伦楷模来宣教,诸如此类吧,这是第一种倾向。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倾向,那就是用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来评判和定义中国传统文化里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然后决定哪些该保留、哪些该去除。这个倾向的逻辑其实非常奇怪,如果西方文化可以用来作评判中国传统文化优劣的标准答案,那么你就直接把西方文化引进过来不就行了嘛 ,何必大费周章去复兴什么传统文化呢?岂不是多此一举? 

        所以,说到复兴传统文化,首先我们是要厘清究竟要复兴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首先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文化”?对于这个词的定义如果要去翻词典、辞海以及各类著述估计要有上百种之多,各种说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如果你在街上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什么是中国文化?他(她)可能会随口说出一大串,诸如中医、京剧、建筑、美食、国画、书法、红灯笼、剪纸还有汉服等等林林总总。那么这些是不是中国“文化”?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它们充其量都只能算作是文化的载体,而并非文化本身。那么什么才是“文化”呢?我个人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地域族群的民族性、世界观、价值观的总和”。也可以说的更简洁一点,可以说什么是文化呢?“文化”就是“价值观”,而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灵魂,而那些文学、艺术、绘画等等只不过都是承载这个民族价值观的介质和载体而已。我们就拿美国电影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电影的拍摄技巧当然不用多说,我们要说的是,这个电影本身不仅仅是在给你呈现一场激烈战斗的视觉盛宴,而它真正想要影响你的其实是暗含在这个战争故事后面的价值观,也就是西方国家一贯推崇的自由、民主、人权那些精神价值(当然,西方人自己是否真的信仰或者是否在真的践行那些价值观那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做讨论)。所以所谓文化的输出,输出的不是那些故事情节和那些绚丽的声色光电以及电影的拍摄技巧,而是寄寓在这些表象当中的那些价值观和灵魂性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谓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也是同样。中国人受儒家文化浸润两千多年,我们的价值观也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中国人崇尚忠孝仁义,我们的文学、艺术、戏剧、家庭伦理、社会组织架构、政治模式、法律制度等等无处不体现和反映这一价值理念。中国人也信奉阴阳哲学,所以我们追求平衡、中庸、中正,因此我们有太极拳,有围棋,有兵法,有中医,这都是阴阳哲学的具体体现。你看我们建筑的布局总体都是呈现对称平衡的构型,几乎看不到西方哥特式建筑那种尖塔、尖顶那些尖锐造型,因为中国人追求圆融和谐,不喜欢极端和特别突兀的东西。你看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也总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喜欢激烈冲突和对抗。当年郑和下西洋,郑和的无敌舰队历史考证曾将一路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但我们这一路上没有殖民过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把哪个国家的人抓去做奴隶,而是一路做贸易或者帮助当地平叛或者传播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传播我们儒家的仁爱精神。我们也尊崇“上善若水”,因此我们这个民族最善于忍耐,但也从不失坚韧。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信奉“天人合一”,我们认为世界是“整体一元”的,所有彼此对立的事物不过是同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眼里没有不共戴天的敌人和对立面。我们从不排斥任何文明或异己,从古至今你几乎看不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什么种族歧视、宗教歧视或文化歧视,之所以会有汉唐的“万邦来朝”说到底还是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包容性的价值观。我还认为,中国人天生就有一种对天地自然的心理归属感,加之我们内向的民族性,就让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总有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总有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心理趋向,如果去看中国的国画、书法、围棋、茶艺,总会让你感受到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那份飘逸和超然。总有一种天人合一、天人一体追求平衡和谐安宁的精神价值和精神境界在里面。

        因此说,复兴传统文化究竟该复兴什么呢?说到底就是要复兴和传承我们民族基因里那一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我们评判一个东西是精华还是糟粕也应该以是否契合这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做为标尺。我们在传授书法、围棋、太极拳等等这些中国文化符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受众了解和体悟这些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授一种“技艺”。曾经有一个报道,说是一年的圣诞节,南方的某个大学有学生穿着汉服打着标语上街呼吁抵制圣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这些学生以为穿一身汉服就是复兴了中华文化,但他们恰恰不理解也不知道的是他们最该继承的却是我们文化当中最核心和最灵魂性的东西 ---- “尊重与包容”,这一让我们的民族得以生生不息、永续辉煌的精神价值。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