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九岁开始,我就跟我孩子说得非常明白:禁止私自看短视频

【本文来自《博主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视频,山东警方通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孩子九岁开始,我就跟我孩子说得非常明白:禁止私自看短视频。严禁私自打开抖音之类的app,开了青少年模式也不行。优秀的短视频我们会给孩子看,但绝对禁止孩子私自看短视频。一旦看了,惩罚非常严厉。

为什么呢?

第一,短视频节奏很紧凑,感官刺激很强,但给人很少的思考空间,对孩子大脑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是有害的。哪怕是那种科普性的、知识性的短视频,看一两个也还好,但刷多了,“脑子会变笨”。孩子还小,遇到事物后会有一个思考、反应的时间。这个思考,既可能是逻辑性的,也可能是想象性的。短视频的快节奏就把这个环节给抹杀了,会让孩子形成定势思维,同时也会对其思考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很多短视频宣扬的思想,其实很低端,消极,甚至是有害的。成年人当一个乐子,孩子们价值观没建立起来,他们会当真,甚至模仿。抖音里最常见的一类,就是老婆揍老公、藏私房钱被发现之类的家庭关系背景的搞笑短视频。成年人当乐子看,但孩子却不明白,他们会以为这就是正常的家庭关系。即使孩子知道这是搞笑的,但长期刷这种视频,也会对价值观形成侵蚀。

第三,现在很多短视频“戏剧化”,也就是“摆拍化”。炫富的,爽剧套路爽文的,逆袭报复的,夸大其词的,表情夸张,台词空洞,但讲究的就是一个,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至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那都是次要的。流量为王,有流量了才有收益。视频拍摄者故意制造争议话题,平台有流量也乐见其成,只有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在这些流量暴涨的同时,被悄悄侵蚀。

最后,虽然短视频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周总理也曾说过,人民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就去批评,你算老几?别忘了有个前提条件。喜闻乐见的,应该是对个人、对社会整体有益的东西。原话是说川剧这种经典的文化精髓,而不是低俗、庸俗、媚俗的糟粕。短视频本身的形式是客观的,一刀切禁止,肯定是不行的,但它应该被监管、被引导,而不是一切“以流量为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