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

【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再现战国礼书原貌!我国在“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 echo_echo
  • 凭啥叫清华简?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是被盗掘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已经无从得知。2006年底,这批简在香港兜售,文物商提供了8支样简。直觉告诉李学勤,这不像是假简,极有可能是真正的战国竹简。2008年6月4日,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等校领导宴请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新引进的资深学者傅璇琮及其夫人,杨振宁夫妇、李学勤夫妇等作陪。席间,李学勤谈到这批竹简,陈希当机立断——竹简真伪,由李学勤来调查;是否购买,由校领导来决策。紧接着,李学勤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均明研究员专门去了趟香港,与香港中文大学古文字学家张光裕一起去观察竹简实物,确定竹简为真。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果断出资,购得这批竹简,捐给母校。此时距离那场饭局仅一个月。 [9]2008年7月,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这批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这批竹简于2008年7月15日被运到清华大学。校方立即组织专家,用3个月时间对它们进行了清理保护。据清理后统计,清华简中整简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46厘米,最短的10厘米左右。简上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精整清晰。有少数简上还有红色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