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单位用在某信息平台录入上的经费,有的年份几乎占本单位财政预算的六分之一

【本文来自《邢成举:数据不共享,基层负担加重,这样的监测系统还有什么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对防返贫监测系统不了解就不评价了。我所在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前些年搞了某个网上信息平台,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一定会认为目的明确意义重大,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以致于这个平台建设工作被列入了省五年规划。这个平台很明显是下了很大功夫精心构建的,省主管部门对平台的建设、维护、录入等有一整套的要求,从省到乡镇相关单位全年工作基本上围绕平台录入来开展。

以前各级下基层是了解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此后都是督促和指导基层录好平台这一件事。平台数据录入量非常大,每年都要推倒重来。省级主管部门可随时根据平台统计,对各地工作进行排位,年终排位靠后的直接通报给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那些年,在全省排位靠前的都是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市及县市区的部门。

后来,我与这些地市的同行有了一些接触,才了解到他们果然经济超前思维超前,有充足的资金、整套的办法和能干的技术人才应对这个平台,随时可按要求把数据做得很漂亮。当然,所录入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我所在单位用在这个平台录入上的经费,有的年份几乎占本单位财政预算的六分之一。这笔钱不是我们1个单位花完的,要做好数据录入工作,还要靠乡镇、村社的人员,这总得给大家解决必要的工具和经费吧。

我的看法:

1、这个平台也许对上级领导有用,但对基层几乎无用(大量虚假数据的存在,其实对谁都无用)。除非要录入或者修改数据,完全不需要打开这个平台才能办事。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另外更简单实用的数据平台存在,能够满足需要。

2、资金大量用于这个平台,意味着可用于服务对象的资金大量减少,真正受益的只有研制维护这个平台的软件公司和通讯公司。

3、加大基层工作量,把大量人力用于无效劳动。

4、上级的苛刻要求,逼得基层弄虚作假。

5、把手段当目的,使工作偏离了正确方向。

6、有的知识理论水平高的领导,搞的形式主义更加像模像样,目的意义必要性一套一套的,让人无力反对。

好在现在人走政息,这个信息平台已逐步退出舞台,大家终于可以好好把精力用在正事上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