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孔明的北伐是失败的,其军事能力也是如陈寿的评价

【本文来自《诸葛亮北伐,真正的对手是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分析得很奇怪,怎么会说一伐二伐对手不是曹真。比如一伐期间,如果不是需要吸引曹真,赵云这疑兵怎么会对准关中方向?如果对手是张郃,那张郃入场前,孔明在干嘛?打空气?其实三郡有不少降的,但抵抗的也一堆。

三国这边,演义叙事就演义叙事,别两边混一起,否则结论真的很奇怪。

比如,一伐的规划很明显是要对付曹真的,孔明目标是拿陇右,但是需要借道武都,武都不是自己控制区,所以需要疑兵扰乱魏的注意力,但一旦拿下陇右,疑兵就立刻失效,必然需要面对关中魏军的反扑,谁会带队反扑,自然是曹真,因而,在陇右确保前,须最大程度避免与魏军主力决战,而一旦拿下陇右,就必须尽快击败魏军主力。只是实操上都没熬到决战的时点。

一伐的问题体现在以下:1,攻城略地上,蜀军还是不行,马谡去街亭堵张郃,而不是孔明自己去,而马谡在街亭不是作为主力决战任务,而是拖延阻滞魏的关中援军,说明蜀军还没能压制陇右,这和演义里的描绘是大相径庭;2,孔明用人上存在不少问题,马谡和王平互换下,结果应该会大不相同,这点是一般共识,不做多讨论。

二伐比一伐简单,纯粹是和吴呼应的临时起事,所以战役规划很简短,目标也很低,就是在二十几天内打下陈仓,然后在看看怎么借着陈仓狭道或者渭水河谷搞陇右。当然,结果很遗憾,自视过高,方法用尽,只能撤退,因为粮食就准备了这么点。不过也正常,毕竟一伐刚刚过去,指望蜀军一下子脱胎换骨,随便就能攻城略地,除非是某个仙人来开挂。当然回城路上收了王双人头,起码不憋屈。

综上,一伐二伐都是失败的,同时暴露的问题还很多。

三伐其实没啥好讲的,正常的话,武都阴平在拿下汉中之后就应该顺势而下,只是汉中攻防战消耗太大,同时武都阴平的人力大多数被魏迁走,所以长期没有去拿,三伐拿了个两个魏的缓冲区,要贴金的话,起码下次打陇右不需要额外借道。同时曹真的攻蜀未成行,没有给孔明表现的机会。魏延的阳溪之战成了仅有的亮点,这边不提孔明,是因为孔明面对曹真的入侵,必然是坐镇汉中应对,不太可能自己亲自去指导魏延。

然后是四伐,四伐起对手成了司马懿,和司马懿做战水平,可以讲半斤八两。孔明割麦的时候是深入陇右腹地,但和司马懿决战地点却在边界附近,讲好听点,是孔明主动选择了有利的决战地方,掌握了战役主动权,讲难听点,他的这种操作得不了当地的民心,必然需要撤出。剩下的双方各有胜负,虽然此战双方报的战果出入极大,但总体上,司马懿还是把孔明逼退,孔明临走收了张郃人头,让魏在这仗里看上去很难看。实际来讲,这仗里双方都缺粮,魏这边是麦子被抢割了,后面得靠郭淮等去收粮才支持下去,孔明这边虽然抢了对面的麦子,但熬到最后自己粮食先爆炸,这个后勤规划不好评价,当然历来的锅都是李严的。

五伐,吸取了四伐的粮食教训,提早准备,还准备就地搞粮。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虽然兵锋直指关中,但其实目标还是陇右,其中奥妙在于渭河。五丈原只是第一步,关键点在于北原,两点拿下,掐断渭河运输线,再耗上数月,由此往西,陇右必有变。只是立马被郭淮识破,然后抢北原也失败,其实五伐到这里已经失败了,剩下的无非是孔明还想找找场子,希望像以往那样收点人头,只是司马懿没有像四伐那样给这个机会。

总体上,孔明的北伐是失败的,其军事能力也是如陈寿的评价。只是如果夹杂着演义的视角,观感会完全倒过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