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美和为贵

【本文由“高松峻岭”推荐,来自《孙太一:打打谈谈,互相要价,成为中美关系的新节奏》评论区,标题为高松峻岭添加】

为什么中美和为贵?——因为间接路线、弯道超车和降维打击才是战胜美国的必胜之道!

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军事冲突和战争,而军事冲突和战争中最有效的战略之一是间接路线,间接路线就是一种证伪的战争方法;不是通过直接与敌人发生全面决战即战争的直接演绎,而是不断从局部削弱敌人和打击敌人,即间接地、归纳性地获得对敌人的打击效果,最终塑造对敌人的军事胜利。在政治对抗和军事战斗中证伪的战略是集中相对优势力量、清除有把握战胜的局部敌人,而不去直接对抗没把握直接战胜的敌人。而在不断削弱敌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并在优势形成后转入攻击。

而弯道超车战略是在对抗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强敌直接交锋对垒,受制于敌,而是避免与敌人形成僵持战线,相反最大限度保持自己的战术自由,并在敌人战线出现破绽时全力突击,形成局部战场优势,在特定的战场战争节点上一举突破对手重围而获得对抗胜利。足球运动中的防守反击就是这种全局防守、局部突破、弯道超车战略的最佳范例。

而所谓“降维打击”描述的是类似战争胜利法则;即必须避免与敌人在其具有优势的传统正面战场进行交锋,而是选择敌人完全陌生的新战场和新赛道上完成对敌人出其不意的攻击。由于战斗通常只会爆发在敌我必争的军事要地,即存在着利益交集点或愤怒的冲突点,因此而在战场上敌我双方为同一高地,同一城市、或同一目标而展开殊死战斗。而降维打击战略则要求不与敌人展开直接硬拼的消耗战,而是另选攻击方向、攻击模式和出击的形式,总之一切都避开对手必防和必争必战的战场。从对手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向杀出奇兵,从而获得战斗胜利。

上述非常规中美对抗模式将要求中国首先正确认识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创造性毁灭战略的严重性和相关本质,并在决定采取反击行动后,通过精心组织反击的战略、路径、行动和预想评估可能的后果。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间接路线、弯道超车和降维打击诸多模式,有力反击美国已经对中国发动的科技战,在防卫美国对中国相关半导体微电子高科技产业的攻击时,同样攻击和摧毁美国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包括美国试图在本土建立全新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努力。

在中美进行激烈高科技攻防战之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已经证实上述战略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巨大威力;2023年1月26日美国彭博社发表分析文章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迅猛发展,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超250万辆,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1年是中国汽车进军欧洲的关键一年,该年度中国对欧盟的汽车出口激增156%,达到43.5万辆,其中不少是新能源汽车。而美国基本没有注意到中国汽车出口取得的成绩;也就是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高地争夺战中,中国已经不战而胜击败美国和西方垄断资本对手。

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行业领跑者,在这些领域奠定绝对科技优势。届时中国高端制造业将颠覆迄今为止一直由西方掌握的全球汽车行业主宰地位。这一胜利将为中国制造业引领全球制造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中国在汽车行业竞争战略的成功将为中国在任何其他领域,包括中国面临的最严峻半导体微电子产业战线,打赢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微电子战争奠定成功模式和信心基础。

因此在现阶段中美两国已经短兵相接半导体微电子产业,美国对中国发动的相关科技战争模式,是对中国企业封锁所有的中高端科技、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和台湾的半导体微电子科技,包括中高端光刻机和生产线设备销售、先进芯片产能代工、专利技术使用、操作系统使用、芯片架构授权等。美国试图在这些领域驱逐中国企业、封锁相关科技获得最终阻止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形成独立自主的产能和研发能力。而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证明中国式的间接路线、弯道超车和降维打击战略将能够使中国在半导体微电子战场击败美国和西方的封锁。

由于现阶段中国已经按照行之有效的战略,有条不紊地对美国对中国发动的半导体微电子战争进行反击,因此当下中国并不急于对美国发动匆忙的对等科技和产业反击。中国目前要做的是避开直接在这些领域与美国发生激烈对抗和竞争,而另外开辟中国特有的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和产业系列,最终实现对美国主导的对华半导体产业战胜利。由于半导体微电子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科技实力基础,因此中国一旦能够像在相关领域突破美国战略围堵和战略攻击,中美对抗胜败趋势就将彻底偏向中国。与西方相关企业的竞争,尤其是对未来。综合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信息产业和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竞争战略提供最佳引导战略模式,这个战略模式势必在未来中国。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