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我国最早的史书,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和是不是宋代的没关系?

【本文来自《我总结下,帕洛斯碑是不是造假?最主要就要回答三个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鸭梨山小
  • 另一个回复是指?我刚刚回主贴看了下,新的回复里好像没看到有带照片的。资治通鉴那都是宋代的了,春秋时期的很多书卷是没有标题的,相比之下最常见的标题是要么是”卷xx",比如卷一,卷十三,卷廿五等,要么是内容开头的几个字,比如论语的命名方式。我说十年后的春天,指的是前面记录了庄公即位的元年,后面写“十年春”那不就是指即位十年后的春天么。不是说从写那些字开始算的十年后春天。

你再去找下,我有拍了张资治通鉴的照片给你看,如果没有,我再贴一次。

十年春,你对照元年,当然可以理解为元年后的十年,但实际上,它在这里真正的表达是第十年的意思,而元年是第一年的意思。元也好、十也好不是自然数意义上的,而含有序列号的意思,加上前面的执政官名号,这个就是执政官纪年的意思。

帕碑上的此前多少年,就是以记录时那一年为基点的,记录历史就是要给后人看的,这种方法来记录历史,后人看了就不免要去找记录的时间,你可以想象,如果这种文献不是只有一份,而是成千上百份,光是核对统一记录时间,不就是我说的要拿一支笔算上半天了吗?你算完了,搞明白了,你又用这种此前多少年的方式来记录历史,于是这种格式的文件越来越多,后来者岂不是越来越麻烦了吗?所以,任何记录历史的人怎么可能不先解决纪年问题呢?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和是不是宋代的没关系?这两者在体系形式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借鉴评估。

史记是传记体的史书,里边有谈到黄帝这些内容,盘这些上古的传说,太师公可不敢用具体的时间为线索,你自可对比帕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