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为点赞!终于看到有车厂按照导向最安全的原则来设计自动驾驶程序了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27316”推荐,来自《网传余承东用自动驾驶时被骂,在工作群要求解决问题》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27316添加】

为华为点赞!

终于看到有车厂按照导向最安全的原则来设计自动驾驶程序了。

希望华为的按照道路最高限速自动驾驶模式能够倒逼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的限速标准,倒逼导航软件更正错误的限速数值。

希望我们的车厂都按照导向最安全的原则设计自动驾驶程序。

一句话,自动驾驶应该是给大家增加行车方便的,而不应该是增加安全风险的。

车厂应该顾及客户的方便和喜好,却绝对不应该忽视安全来设计自动驾驶程序。

也请驾驶员们随时关注与前面的华为车保持安全距离。

同时,希望余总理解自动驾驶团队这样设计的合理性。

下面是我以前发在观网的评论,略做修改。

化工装置的安全系统的最基本原则是导向最安全状态,也就是说疑似故障时,按照故障进行停车处理。

从了解到的几个自动驾驶的事故案例,却得不到相似的理论,典型的说法,1、智能驾驶时,车主一直踩着油门踏板,所以汽车高速撞击。2、某某情况下,汽车识别不出前面的物体,所以撞击前没有减速。

非常奇怪,现在的智能驾驶,没有听说任何一家是按照导向最安全状态的原则进行设计的。

如果按照导向最安全状态的原则,自动驾驶状态下,至少应该做到:

1、车辆起步前应该首先识别当前道路的最高限速,识别后,汽车都不应该超过道路限速,除非驾驶员退出自动驾驶模式;

2、红灯出现的情况下,汽车都应该自动停车,绿灯亮后起步,除非退出自动驾驶模式。

3、汽车前面出现无法识别的物体,汽车应该立刻减速,保持与前面物体的安全距离,紧急情况下,应该启动紧急停车程序(包括亮双闪灯,紧急刹车等),尽量顾及后车安全;

4、汽车应该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自身的检测原件进行自检,如果发现疑似故障,应该发出故障提示,由人工退出智能驾驶模式。

5、如果是由于汽车误报故障造成停车,应该由驾驶员取消自动驾驶,改为人工驾驶。

6、国家或者行业应该对汽车自动识别的物体的最低规定,包括发生几率很小的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物体或者交通状况,通过测试后才允许使用自动驾驶模式。

7、汽车容易误判的状态,比如雨天,下雪等情况,不允许汽车进入自动能驾驶模式,如已进入,应该报警,请求安全员退出自动驾驶模式。

自动驾驶,应该比人工驾驶更安全,而不是增加风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