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也涨价了

文/挪威

高铁也涨价了,武广高铁、沪杭沪昆线等4条高铁线路涨价了,涨幅达到20%左右,还是挺高的,可以看到,涨价的线路基本上都是商贸往来频繁的线路。

水电气明里暗里调价,现在轮到出行了,当然了,官方说高铁涨价不会影响大家坐火车出行,所以如果对价格敏感的,就可以坐火车出行,但是绿皮火车这几年减少了多少大家肉眼可见。

高铁涨价,和水电燃气的涨价,逻辑都是一样的,即公共服务价格市场化。怎么理解市场化,简单说就是得有利润,不能一直亏损。而在此之前,公共服务价格其实没有市场化,因为有大量的补贴,这些补贴,就是通过土地财政这只庞大的手,把买房者全家之继续以及未来30年的贷款,完成转移的。

但是现在,很明显已经玩不转了。帝都放开限购了,深圳也放开了,当然深圳留了一手,非深户要1年社保,但是你拿个深户又不难,所以相当于放开,上海估计也是迟早的事儿。我并不乐观,原因是,居民杠杆空间已经没多少了。

换句话说,能背上债务的,基本上都已经背上了,大家还记得,几年前一些地方出台政策,说大学生买房享受优惠,看中的就是大学生债务清清白白的样子。

这也充分说明,居民的债务空间已经开发到近乎极致了,大家可以去查查居民的杠杆率。

一个经济体可以负债的主体,大概分为3个,分别是居民、企业、政府,政府又分为地方和上面,对于我们来说,居民欠了一屁股债,企业欠了一屁股债(恒大等),地方一样欠了一屁股债,比如明面上的地方债,还有明面下的城投债。

四个负债主体,三个都欠了一屁股债,哪里来的杠杆空间?当然了,这也是为啥过去十几年日子过得那么好的原因,你天天借钱挥金如土,你日子也爽,但钱总要还的,现在就到了要还的时候了。

所以大家能看到一连串的动作,水电气高铁涨价,必然的,地方没有办法把债务转移到居民头上,地方就只能硬着头皮还钱,可能单纯靠收入,能还上利息就不错了,哪来的钱补贴其它公共服务,只能涨价,自负盈亏。

而且这个趋势会继续延续下去,结论一如我之前写文章说的那样,生活成本增加,所以预见这个事实,就必须要控制好负债。现在背上几十年债务冲进去的,都是英雄,都是会为化解地方债务提供燃料的好人。

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特别流行的趋势是「消费升级」,几大电商平台都在讲消费升级,怎么做品牌,怎么做高价,怎么光鲜亮丽怎么来,现在这几年的趋势是「消费降级」,回过头看,所谓「消费升级」更像是一个虚无的笑话。

如果你还有印象,消费升级最火热的那几年,也是什么校园贷、花呗、信用贷等等各种消费贷最火的那几天,这些消费类的贷款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货币发行机。

你买房借了30年的钱,他买手机借了一年的钱,或者买个什么奢侈品分期借了几年的钱,本质上都是在创造货币,简单说就是把钱从银行里流转到了商家,商家用来发工资、采购、消费等等。

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创造货币,市场上钱多起来,自然赚钱也更加容易,自然对未来赚更多钱的预期更好,自然敢于背负上更多的债务,这是一种正反馈。经济的泡沫一定会带来思想的泡沫。

但泡沫不会一直持续,然后之前被扭曲的价格会回归到正常,回归到市场价格,高铁涨价包括水电气涨价,是因为以前的价格本来就太低了,而房价在跌,是因为价格本来就太高了,你真觉得广州深圳这些上千万的所谓豪宅,是豪宅吗?恨不得三四十的超高层,看着没啥价值的景观……

据说央妈已经开始下场买国债了,房地产作为货币发行机可能要退出历史了,服务和资产的价格正在重塑,或许现在就属于重塑的过程,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降价了的同时,也会看到很多东西涨价,那里面可能蕴藏着未来的机会。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