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公益“云杉校园”:一段刻骨铭心的“山海情”

如果说推己及人的价值观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那么公益助学托举祖国未来则是恒昌公益始终心怀热爱坚持奔赴的那片山海。

500

‍‍‍‍‍‍‍‍‍‍‍‍‍‍‍‍‍‍‍漫山遍野的川棱沟壑、艰苦贫瘠的生存环境……大多数人心中对西北地区的印象是通过艺术作品构筑的。如同当年火遍全网的电视剧《山海情》一样,自然资源贫瘠不仅是对生存的影响与考验,更能反映出非亲历者或许实在难懂的人性光辉与品质。

时至今日,文艺作品里体现的自然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老一辈努力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而传承下来的坚韧、勇气、智慧与毅力已然成为根植在当地人们性格中的精神内核。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北京恒昌公益基金会(简称“恒昌公益”)携手新浪扬帆公益基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简称“北京儿童医院”)医护工作者、媒体“云杉大使”以及社会志愿者,走进甘肃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为恒昌公益第四所“云杉校园”揭牌。现场捐赠5万元成立第三间“云杉图书室”与“云杉音乐教室”,开辟第一块“云杉篮球场”、种下第一片“云杉花园”。

随着这所“云杉校园”正式揭牌,不止让来自千里之外的爱心帮扶在薪火相传间延续,更使得推进平等教育、为乡村振兴助力的淳朴善意往大山深处扎根,成为打开孩子们广阔人生的生动注脚。

由于客观环境及现实条件的限制,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在教育水准上的差距依然需要时间与资源去补足。对山区孩子来说,贫穷或许并不可怕,心灵的自卑及视野的逼仄才是困住他们,让他们难以走出大山,难以适应外面社会的关键。但当我们将目光聚集向山区,并坚定地为他们提供支撑,托起明日朝阳也不再遥不可及。

“山”那头闪着希望的光

对于积石山县孩子们来说,山既是他们的家乡,哺育他们成长;山也是他们的障碍,阻隔了外界的大千世界。

2023年12月18日半夜,甘肃积石山县发生了一场6.2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透过现场镜头能够看到,积石山县灾区房屋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很多学生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从睡梦中惊醒开始的。

先看到地面在摇晃,然后动物乱作一团,匆忙跑到开阔场地的人们取来家里的柴火,沉默着生火取暖。直到恒昌公益一行爱心人士到达中咀岭小学,期间都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尚未完全恢复。

地震发生以后,恒昌公益第一时间就募集了两批爱心暖冬物资驰援当地,并持续关注灾区重建情况。选择中咀岭小学成为第四所“云杉校园”除了延续此前的灾区帮扶以外,更深一层的考量则是从源头出发,用最基础的教育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曾经提到,“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应该受益于信息社会,任何人不应该被排除在外”。教育更应如此,对个体来说,快速放大个人能力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教育传播;对群体而言,学习能力是圈层进步的重要因素。

越到信息爆炸时候,越应该让所有人、在所有地方,都得到真正的包容,得到接触信息、拓展认知、做出明智决策以提升人生效率的可能。这一切的起点是教育,也是恒昌公益坚持助学的理由与初心。

在此之前,恒昌公益已经分别在云南绿春、贵州遵义、广西平乐建立了三所“云杉校园”,为这些身处山区深处的学校送去资助:在这些青壮年劳力外出寻找机遇,留守儿童与其祖辈无奈留守的地区,他们期待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

全国政协委员、积石山县小学教师马晓丽表示,“甘肃积石山部分地区教育基础薄弱,音体美教师短缺、专任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仅依靠本地政府和公益机构的力量,对整体教育环境改善来说还远远不够。”

由公益机构牵头者调动各方资源,聚外界之力针对当地需要提供帮扶支持”。恒昌公益在中咀岭小学建立“云杉校园”,正是希望通过改善教育“微环境”,建立弥补教育资源禀赋有限的助学模式。

2023年成立“云杉校园”项目以来,恒昌公益已经为上述四所山区学校分别送去教学物资和公益课程。志愿者们翻越崇山峻岭带来前沿信息,让过去耗时漫长的“人找资源”,切换成了配对精准的“资源找人”。

从西南边陲到西北腹地,恒昌公益的“助学”版图几乎覆盖了中国境内主要山区,这种对于教育社会包容的助学模式,正在为乡村助学带来“质”的变化。

“海”之回声激荡学子心灵

当公益发展到今天,求广、求泛、求关注已经不是第一要务,精准有效地服务才是公益最大的目标,也就是要做“解决问题的公益”——通过引发关注聚合力量,激发共识,推动问题解决。 

教具、课本、桌椅、电脑等物资硬资源,提升的是教学条件,良好的授课环境为孩子们解决“在哪学”、“怎么学”的基础困难,改善基础教育层面的困境。

随着对公益助学的理解深入,恒昌公益开始着重发力素质教育层面,解决的是“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等更本质的问题。

成立5年来,在恒昌公益支持下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寒门学子不在少数。但在他们成功走出去后却常常发现,“学海无涯”并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

体育、劳动、心理、美术、音乐等综合素养课程的缺位,让山区孩子们的“知识”拼图缺少了重要板块。用公益的力量填补空白,就是恒昌公益发起“云杉课堂”、“云杉图书室”、“云杉音乐教室”、“云杉篮球场”和“云杉花园”的意义所在。

在此次中咀岭小学之行中,恒昌公益专程邀请到北京儿童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马薇主任,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有关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的“必修课”。同时,在“云杉课堂”上通过现场放映影片《长安三万里》中的美妙诗篇节选,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诗歌之美以及故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点燃这些“诗画少年”青春梦想,为其开启诗意人生。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育出正直的人才,无论家庭、学校还是个人,关注的都应该是怎样让人格更健全。从遵义站的人生规划课,到积石山县的心理健康课,通过“云杉课堂”让不同地区的求知需求都能被一一满足。

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恒昌公益在第四所“云杉校园”将原有的“三位一体”助学模式进阶为“五位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爱、尊重及归属感,孩子们才有可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勇敢追寻人生的下一个境界——自我价值实现。

教育普惠的推进,本质上是在帮助更多人攀登自己内心之中的金字塔。于这个角度,恒昌公益或是站在国家“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个大命题下,触达“最深一公里”的具象体现。

“情”之所系,爱之所聚

如同《山海情》里所说:“人生如溪水,只有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希望奔向大海。”

在“互联网+”浪潮下,公益模式发展出了更多形态。人们对公益助学、对山区教育的理解越往深走,越体会到物质捐助的有限性和公益精神的无限性。长久存续的公益模式需要将无形的精神传递到每个独立个体,公益才能真正拥有照亮角落的价值。

情之所系,爱之所聚;民有所需,行则将至。恒昌公益与伙伴携手接力传递爱心,不断创新公益样本,实现跨越距离、连结山海的公益情谊。

中咀岭小学校长李向龙表示,恒昌公益的慷慨援助不仅激发了教师团队的热情,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感恩和希望的种子,这份关爱将转化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未来的人生路会通过不懈地学习成长,回报深厚恩情。

500

作为助学的创新之举,次日返京途中恒昌公益还邀请了第四所“云杉校园”优秀学生代表萧萧(化名)和其母亲,跨越1700余公里来到首都北京公益研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触摸历史印记,体验尖端科技;在北京音乐厅品古典音乐之美,听大提琴艺术家演绎音乐人生。公益研学在缓解边隅之地求知难题的同时,更期望带领孩子们走出山区,开启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有爱者,终得以平山海!如果说推己及人的价值观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那么公益助学托举祖国未来则是恒昌公益始终心怀热爱坚持奔赴的那片山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每一个山区孩子都拥有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拉开各自人生的精彩序幕!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