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怎么理解?
【本文来自《一说起中国制造就是大而不强,那么请问有啥国家制造是又大又强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大而不强”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
“大”指的是规模,一个小国有一个十万吨级造船厂,一个大国有20个十万吨级造船厂,肯定大国的造船能力就大;
“强”指的是技术实力,比如还是那个有一个造船厂的小国,人家能造航空母舰;这个大国20个造船厂没一个会搞航空母舰的,那人家那个实力就强。
对于二者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强未必要大,也未必能做大;大了未必强,大了可以做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发展产业可以“先强后大”,也可以“先大后强”,因势利导而已,没什么优劣之分。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道路是什么?是“先大后强”,这是国情决定的,我们必须现做规模满足需求,然后积累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然后才能向行业最顶端进步。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确实有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所谓“大而不强”,至少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前后,大多数产业是看上去“大而不强”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积累期,这个阶段要靠走量去养着那些高精尖的东西;现在我们的产业,得益于过去七十年的积累,得益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正逐步走向“大而强”。
最后,用毛主席的两句话做个总结:第一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第二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